玉燭新·花穿簾隙透
花穿簾隙透。向夢里銷春,酒中延晝。嫩篁細掐,想思字、墮粉輕黏D139袖。章臺別后,展繡絡(luò)、紅蔫香舊。□□□,應(yīng)數(shù)歸舟,愁凝畫闌眉柳。
移燈夜語西窗,逗曉帳迷1-1香,問何時又。素紈乍試,還憶是、繡懶思酸時候。蘭清蕙秀。總未比、蛾眉螓首。誰訴與,惟有金籠,春簧細奏。
注釋
⑵粘:一本作“沾”。綀:一本作“練”。
⑶蘭清蕙秀:一本作“□蘭清蕙”。
⑷簧:一本作“篁”。
玉燭新·花穿簾隙透問答
問:《玉燭新·花穿簾隙透》的作者是誰?
答:玉燭新·花穿簾隙透的作者是吳文英
問:玉燭新·花穿簾隙透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玉燭新·花穿簾隙透是宋代的作品
問:花穿簾隙透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花穿簾隙透 出自 宋代吳文英的《玉燭新·花穿簾隙透》
問:花穿簾隙透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花穿簾隙透 的下一句是 向夢里銷春,酒中延晝。
問:出自吳文英的名句有哪些?
答:吳文英名句大全
玉燭新·花穿簾隙透賞析
“花穿”三句。此言園中的花香穿過竹簾縫隙飄入室內(nèi),給室中的少婦帶來了春的信息??墒沁@時在室中獨處的少婦,卻仍舊需要向夢中去頻頻尋覓那春天的消息,并且酌飲醇酒借以打發(fā)白天無聊的孤獨時光。以上為讀者活現(xiàn)出一個少婦懷春、思春的無聊狀?!澳垠颉眱删洹!澳垠颉保从字?。“綀”,即苧麻布。此言少婦漫步到園中竹林時,隨手在幼竹枝上用指甲仔細地掐上“相思”兩字。少婦觸景生情,不由得流下了粉淚,沾濕了身上苧麻布制的衣服袖子。以上兩個細節(jié),將少婦相思刻劃得維妙維肖。“章臺”兩句?!罢屡_”,指京城繁華街市;“繡絡(luò)”,即五彩絡(luò)頭,也叫帕頭,是束發(fā)之具。此言少婦翻點著舊物,見到了這個五彩帕頭,就回憶起曾與贈帕頭的愛人在繁華的街頭上分別時的情景。兩個人分手雖已很久,打開帕頭見到里面包著的紅花雖也枯萎多時,可是仿佛花的香氣仍舊留在這帕頭里面。少婦思念愛人之深切由此可見?!皯?yīng)數(shù)歸舟”前缺三字,共兩句,從其詞意看,是化用溫庭筠《望江南·梳洗罷》的詞意。此將少婦登樓后手扶闌干,眺望著江上一帆接一帆的歸舟,盼郎歸來卻始終未歸的失望心情刻畫得惟妙惟肖。
“移燈”句起至“思酸時候”五句是少婦回憶。此言從前,郎君在家中的時候,有一回兩個人同坐在西窗下,情意綿綿地秉燭夜話,事后兩人又在灑有濃香的羅帳中纏綿至?xí)?。起床后,男人問起少婦:“你什么時候又有了身孕?”少婦邊穿著寬大的絹制孕婦服,邊回憶著說:“記得那是在我懶于繡花,盡想著酸食吃的時候吧。”“西窗”句,用李商隱《夜雨寄北》“何當共剪西窗燭”詩意。“蘭清蕙秀”四句,少婦目前的自怨?!疤m、蕙”這里指男孩;“蛾眉螓首”,是指女孩子。當少婦從回憶中驚醒后,又對眼前的孤獨倍感哀怨。因此感嘆:“生男孩還是生個女孩子好啊。因為男孩子長大后,他又會步他父親的后塵出門去闖蕩世界,久不歸家的。但是,這種氣話如今還能向誰去訴說呢?看來我只好說給籠中的畫眉鳥聽了?!?/p>
全詞首尾銜接,以少婦的身份懷春、思春,又自怨自艾,將這位少婦的春情渲染得淋離盡致。
- 上平江陳侍郎十絕傷心頃拜公床下,一氣飄零余幾人。七十衰翁誰信及,話言端欲廣書紳。
- 生查子(收燈日次李舉之韻)廉纖小雨來,噤罥輕寒乍。絲竹送迎時,燈火闌珊夜。銅壺漏故遲,銀燭花頻灺。懷我獨醒人,健筆方飛灑。
- 懷林梅臞梅花幾寂寂黃昏,見說青氈屬耳孫。欲訪咸平舊香影,無僮無鶴暗銷魂。
- 立夏奉祀太一宮舜柏森森拂絳霄,薰風瑟瑟動云璈。琳房遍設(shè)沉榆席,金檠齊燃綠桂膏。秘冊十行開鳳檢,靈輝三燭駐霓旄。香飄員嶠空歌歇,北斗闌干月殿高。
- 送蘄州裴員外六枝仙桂最先春,蕭灑高辭九陌塵。兩晉家聲須有主,六朝文雅別無人。榮驅(qū)豹尾拋同輩,貴上螭頭見近臣。蘄水蒼生莫相羨,早看歸去掌絲綸。
- 富陽道中二首一帶江流兩岸山,玉花珠髻滿云鬟。一聲鳴櫓俱回首,小杜舟中醉眼看。
- 棲霞洞寬踰城闕峻瑤魁,萬壑吟風四壁苔。不獨云霞可招隱,溪流常送落花來。
- 上西平·送杜叔高恨如新,新恨了,又重新??刺焐?、多少浮云。江南好景,落花時節(jié)又逢君。夜來風雨,春歸似欲留人。尊如海,人如玉,詩如錦,筆如神。能幾字、盡殷勤。江天日暮,何時重與細論文。綠楊陰里,聽陽關(guān)、門掩黃昏。
- 送仲嘉弟東歸赴湖州長興尉喬松天與歲寒節(jié),直從拱把禁霜雪。如君生小樂真筌,眾說咻之莫能奪。青春閉合蛾眉怨,永日啖茹庖煙絕。交朋勸止稈爾為,我亦無言可說。老親坐堂眉不開,姑請聊向人間來。人間可欲如涕吃得唾,此心久已同寒灰。太虛浮云漫塵點,明鏡過景常往回。宰官士等人耳,舍喧取靜非兼該。知君心量已超越,去盡障塞真奇哉。王城蝸屋欣再睹,燭盡鴉啼夜深語。云從投足窺吏曹,始知敝屣人爭恥。長興風物吾所羨,朝怒氣扁舟晚嗖縣。霜刃割魚慎莫嘗,唯有青銅可照面。我行作吏三十秋,日暮不歸鳥飛倦。臨分欲效昔人言,畏子機鋒如閃電。出門揮手即江湖,猛利應(yīng)無兒女戀。
- 余作探使以繚綾手帛子寄賀因而有詩解寄繚綾小字封,探花筵上映春叢。黛眉印在微微綠,檀口消來薄薄紅。緶處直應(yīng)心共緊,砑時兼恐汗先融。帝臺春盡還東去,卻系裙腰伴雪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