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論尚迫隘,吾道亦摧藏
出自宋代王灼《任氏園二詠騖遠(yuǎn)樓》:
世論尚迫隘,吾道亦摧藏。
行歌碧云暮,坐怨瑤草芳。
不如寄層梯,轉(zhuǎn)盼盡八荒。
飛霞曳為裾,明月綴為珰。
舉手招盧敖,振步謁紫皇。
歸續(xù)大人賦,一笑遙相望。
注釋參考
世論
(1).當(dāng)時的輿論?!稌x書·庾冰傳》:“兄 亮 以名德流訓(xùn), 冰 以雅素垂風(fēng),諸弟相率莫不好禮,為世論所重。” 宋 蘇軾 《送曾子固倅越得燕字》詩:“但苦世論隘,聒耳如蜩蟬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·<蛻龕印存>序》:“予于 杜君 未相見,唯讀其書,竊熹抱守遺闕,不以世論失其故常,有同志者,因序之云。”
(2).佛教稱其他宗教、學(xué)派言論。 晉 法顯 《神僧傳》:“﹝ 佛圖澄 ﹞身長八尺,風(fēng)姿甚美,妙解深經(jīng),旁通世論?!?/p>
迫隘
(1).狹窄;狹小?!缎挛宕贰つ咸剖兰摇だ罹啊罚骸癌z 景 ﹞乃升 洪州 為 南昌 ,建南都…… 景 遷於南都。而 洪州 迫隘,百府營廨,皆不能容?!?宋 司馬光 《贈衛(wèi)尉少卿司馬府君墓表》:“家貧,祖墓迫隘,尊卑長幼前后積若干喪,久未之葬?!?/p>
(2).迫脅;逼迫。《史記·司馬相如列傳》:“悲世俗之迫隘兮,朅輕舉而遠(yuǎn)游?!?宋 蘇軾 《遠(yuǎn)游庵銘》:“悲哉世俗之迫隘也,愿從子而遠(yuǎn)游。” 明 何景明 《七述》:“疾迫隘,慕遠(yuǎn)游,吾所愿也?!眳⒁姟?迫阨 ”。
吾道
我的學(xué)說或主張?!墩撜Z·里仁》:“子曰:‘ 參 乎!吾道一以貫之。’” 唐 杜甫 《屏跡》詩之二:“用拙存吾道,幽居近物情?!薄端问贰さ缹W(xué)傳二·楊時》:“ 顥 目送之曰:‘吾道南矣。’” 章炳麟 《致陶柳二子書》:“聞 孫逸仙 亦倡是説,竊幸吾道不孤?!?/p>
摧藏
摧藏 (cuīcáng) 奏樂時的抑按的動作 press 亦作“藏摧” 左手抑揚,右手徘徊;抵掌反復(fù),抑按藏摧?!獤|漢· 蔡邕《琴賦》 引申指人抑挫之貌 depressed;despondent 和樂怡懌,悲傷摧藏?!獣x· 成公綏《嘯賦》 未至二三里,摧藏馬悲哀?!队衽_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 強烈的抑按動作 strongly press 莫不衄銳挫芒,拉捭摧藏。——晉· 左思《吳都賦》王灼名句,任氏園二詠騖遠(yuǎn)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