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克莊《送洪侍御二首》:
幾回南向望蒲輪,聞引而西忽改轅。
小毖上求助初政,大招公起入修門。
鱗無嬰者寧非諂,膳有鬈如不必言。
膜外浮榮均臭腐,本來面目要常存。
注釋參考
小毖
《詩經(jīng)》篇名。《詩·周頌·小毖序》:“小毖,嗣王求助也?!?鄭玄 箋:“毖,慎也。天下之事,當(dāng)慎其小,小時(shí)而不慎,后為禍大,故 成王 求忠臣早助輔已己為政以救患難?!焙笥脼榫髯晕覒徒洳⑶笾谌撼贾?。 宋 蘇軾 《代普寧王賀冬表》:“恭惟皇帝陛下嗣守洪基,丕承先志,法《小毖》以求助?!?/p>
求助
求助 (qiúzhù) 請求幫助 turn to sb. for help 遇到任何小小困難就求助于他的母親初政
(1).謂開始執(zhí)政?!逗鬂h書·翟酺傳》:“今自初政已來,日月未久,費(fèi)用賞賜已不可筭?!薄端问贰ぢ毠僦径罚骸?神宗 初政,迺省其務(wù)之細(xì)者歸之有司。”《宋史·儒林傳三·程大昌》:“當(dāng)是時(shí),帝初政,鋭意事功?!?/p>
(2).指起初的政見政令。 明 李贄 《史綱評(píng)要·南宋紀(jì)·理宗》:“ 彌遠(yuǎn) 若能不改初政,亦何至為 檜 賊之流也?!?/p>
(3).謂新政。 章炳麟 《商鞅》:“世徒見 鞅 初政之酷烈,而不考其后之成效?!?/p>
大招
(1).古樂名。即《大韶》。 漢 蔡邕 《獨(dú)斷·五帝三代樂之別名》:“ 舜 曰《大韶》,一曰《大招》?!?/p>
(2).《楚辭》篇名。相傳為 屈原 所作?;蛟?景差 作。 王夫之 解題云:“此篇亦招魂之辭。略言魂而繫之以大,蓋亦因 宋玉 之作而廣之。”后用以泛指招魂或悼念之辭。 清 錢謙益 《<陳喬生詩集>序》:“ 喬生 為我寫一通焚之 文忠 墓前,以當(dāng)‘大招’。” 清 蔣士銓 《一片石·祭碑》:“兒孫拜墓攜村酒,旌節(jié)臨江賦‘大招’?!?清 龔自珍 《水調(diào)歌頭》詞:“一掬‘大招’淚,灑向暮云間?!?/p>
修門
修門 (xiūmén) 本來是楚國郢都的城門,見于《楚辭》,借指南宋國都臨安(今杭州)的城門 gate of Hang Prefecture city 時(shí)北兵已迫修門外?!巍?文天祥《指南錄·后序》劉克莊名句,送洪侍御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