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袁說(shuō)友《和同年成峽州韻》:
南北城高俯塹深,過(guò)帆猝猝倦登臨。
兩山未遠(yuǎn)瓜洲渡,十里俄驚皂角林。
坐想英靈猶炯炯,眼看祠廟獨(dú)陰陰。
塘村共說(shuō)興亡處,笑指東河血未沉。
注釋參考
興亡
興亡 (xīngwáng) 興盛與衰亡 rise and fall (of a nation)東河
(1). 戰(zhàn)國(guó) 秦 漢 時(shí), 黃河 自今 河南 武陟縣 以下略呈南北流向一段,稱 東河 。與 晉 陜 間北南流向一段稱 西河 相對(duì)。《禮記·王制》:“自 東河 至於 東海 ,千里而遙?!?鄭玄 注:“ 徐州 域?!薄抖Y記·王制》:“自 東河 至於 西河 ,千里而近?!?鄭玄 注:“亦 冀州 域?!薄妒酚洝は谋炯o(jì)》“ 禹 行自 冀州 始” 唐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 黃河 自 勝州 東,直南至 華陰 ,即東至 懷州 南,又東北至 平州 碣石山 入海也。 東河 之西, 西河 之東, 南河 之北,皆 冀州 也。”參見(jiàn)“ 兩河 ”。
(2). 清 雍正 七年(1729年)改河道副總督為 河南 山東 河道總督(通稱河?xùn)|河道總督),專司 河南 山東 兩省境內(nèi) 黃河 、 運(yùn)河 等的防治事宜。其所管轄的諸河流統(tǒng)稱“東河”。參閱《清史稿·職官志三·總督》。
袁說(shuō)友名句,和同年成峽州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