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有新詩傳素壁,怪無余墨到滄洲
出自宋代王安石《寄題程公辟物華樓》:
吳楚東南最上游,江山多在物華樓。
遙瞻旌節(jié)臨尊俎,獨臥柴荊阻獻酬。
想有新詩傳素壁,怪無余墨到滄洲。
湡浯南望重重綠,章水還能向此流。
注釋參考
新詩
(1).新的詩作。 晉 張華 《答何劭詩》之一:“良朋貽新詩,示我以游娛。” 唐 杜甫 《解悶》詩之七:“陶冶性靈存底物?新詩改罷自長吟。” 清 黃遵憲 《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》詩:“海外偏留文字緣,新詩脫口每爭傳?!?/p>
(2).指“五四”以來的白話詩。 mao{1~1}澤{1*1}東 《關于詩的一封信》:“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?!?李一氓 《<阿英文集>序》:“你寫新詩,我填舊詞,也是個詩人高唱的時代?!?/p>
傳素
高潔的情操傳誦于眾。 唐 康駢 《劇談錄·李朱崖知白令公》:“ 白公 以庫部郎中入為翰林學士,未愈三載,便秉鈞衡,其后五鎮(zhèn)藩方,再居廊廟,蹈義懷仁,而始終一致,流芳傳素,士林美之?!?/p>
余墨
(1).殘留的墨汁。 唐 劉言史 《右軍墨池》詩:“ 永嘉 人事盡歸空, 逸少 遺居蔓草中。至今池水涵餘墨,猶共諸泉色不同?!?/p>
(2).遺留下來的或殘存的書畫。 宋 歐陽修 《哭曼卿》詩:“遺蹤處處在,餘墨潤不枯?!?宋 黃庭堅 《題絳本法帖》:“觀 唐 人斷紙餘墨,皆有妙處,故知翰墨之勝,不獨在 歐 、 虞 、 褚 、 薛 也?!?/p>
(3).詩書之馀,指不費主要精力而寫成的文字。 宋 王安石 《寄題程公辟物華樓》詩:“想有新詩傳素璧,怪無餘墨到滄洲?!卑?,此指書信。
滄洲
濱水的地方。古時常用以稱隱士的居處。 三國 魏 阮籍 《為鄭沖勸晉王箋》:“然后臨滄洲而謝 支伯 ,登 箕山 以揖 許由 。” 南朝 齊 謝朓 《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》詩:“既歡懷祿情,復協(xié)滄洲趣?!?唐 杜甫 《曲江對酒》詩:“吏情更覺滄洲遠,老大悲傷未拂衣?!?清 林則徐 《中秋炮臺眺月有作》詩:“涵空一白十萬頃,浄洗素練懸滄洲?!?/p>
王安石名句,寄題程公辟物華樓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