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難和氣如三春,大難色瑩清無塵
出自宋代方回《贈(zèng)江東李提學(xué)》:
小難和氣如三春,大難色瑩清無塵。
小難作詩到對處,大難更自髯絕倫。
天憐今年窮已極,稍慰蒹葭霜露身。
惡風(fēng)劇雪走千里,一識(shí)頓有兩玉人。
西岡李氏自五代,彩棒作尉金沙津。
神堯之子太宗弟,鄭王枝葉元至親。
衣冠不絕七百歲,至今寶藏唐告綸。
吾家秋崖與題跋,樂石刻玉高嶙峋。
龍準(zhǔn)子孫鴻雁行,仿佛猶見青蓮真。
江真浙右喬木國,小卻管領(lǐng)儒簪紳。
雅衰風(fēng)息離騷降,邇來此道尤荊榛。
少陵一老擅古今,學(xué)所從入須黃陳。
后世口耳逐世好,九苞一角誰鳳麟。
君家兄弟名驟起,傳者驚嘆筆有神。
門第既已推第一,人品學(xué)問俱不群。
嗚呼宇宙之大我輩未嘗少,高歌一曲吾氣其庶伸。
注釋參考
和氣
和氣 (héqi) 和睦的感情 friendly feelings 別傷了和氣 和氣 (héqi) 態(tài)度平順溫和 gentle;kind;polite 待人和氣三春
(1).春季三個(gè)月:農(nóng)歷正月稱孟春,二月稱仲春,三月稱季春。 漢 班固 《終南山賦》:“三春之季,孟夏之初,天氣肅清,周覽八隅?!?唐 李白 《別氈帳火爐》詩:“離恨屬三春,佳期在十月?!?元 宋方壺 《斗鵪鶉·踏青》套曲:“嬌滴滴三春佳景,翠巍巍一帶青山。” 劉大白 《春盡了》詩:“算三春盡了,總應(yīng)該留得春痕多少。”
(2).指春季的第三個(gè)月,暮春。 唐 岑參 《臨洮龍興寺玄上人院同詠青木香叢》詩:“六月花新吐,三春葉已長?!?清 姚鼐 《乙未春出都留別同館諸君》詩:“三春紅藥熏衣上,兩度槐黃落硯前。”
(3).三個(gè)春天,即三年。 晉 陸機(jī) 《答賈謐》詩:“游跨三春,情固三秋?!?唐 崔璞 《蒙恩除替將還京洛》詩:“兩載求人瘼,三春受代歸?!痹ⅲ骸暗饺问w月,除替未及三年?!?/p>
難色
難色 (nánsè) 感到為難的表情 appear to be reluctant of,embarrassed 面帶難色無塵
不著塵埃。常表示超塵脫俗。 唐 崔櫓 《蓮花》詩殘句:“無人解把無塵袖,盛取殘香盡日憐?!?唐 杜荀鶴 《題戰(zhàn)島僧居》詩:“師愛無塵地,江心島上居。”
方回名句,贈(zèng)江東李提學(xué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