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楊萬里《城頭秋望二首》:
未得霜晴未是晴,霜晴無復(fù)點云生。
鷺鶿不遣魚驚散,移腳惟愁水作聲。
注釋參考
鷺鶿
鷺鷥。 清 朱錫 《幽夢續(xù)影》:“樓無重檐則蓄嬰武,池?zé)o雜影則蓄鷺鶿?!?/p>
不遣
(1).不能消除;不能排遣。 晉 陸機 《豪士賦序》:“而 成王 不遣嫌吝於懷, 宣帝 若負(fù)芒刺於背,非其然者歟?”
(2).不讓,不使?!短綇V記》卷二二二引《命定錄·梁十二》:“ 無言 恨云:忘卻他,不遣家內(nèi)知。”
驚散
受驚而逃散?!稌x書·姚泓載記》:“ 道濟 率 王敬 、 沉林子 等逆衝 紹 軍,將士驚散?!?南朝 梁武帝 《古意》詩之一:“飛鳥起離離,驚散忽差池?!?宋 蘇轍 《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》:“卒兇暴恣行……畏罪驚散,欲為亂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十七:“直到 吳蓀甫 汽車上的喇叭在大門外接連叫了兩次,門房里那一伙男女方才聽到。牌局立刻驚散了。”
移腳
提腳。《水滸傳》第二六回:“那主管驚得半晌移腳不動,自去了?!?/p>
作聲
(1).謂開口說話?!赌淆R書·王敬則傳》:“ 敬則 謂眾曰:‘卿諸人欲令我作何計?’莫敢先答。防閤 丁興懷 曰:‘官秖應(yīng)作耳?!?敬則 不作聲?!薄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一:“ 滿生 見説,心下吃驚,半晌作聲不得?!?沉從文 《從文自傳·我上許多課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書》:“不必作聲告饒,也不必惡聲相罵。”
(2).發(fā)出聲響。 晉 葛洪 《神仙傳·葛玄》:“口中飯盡成大蜂數(shù)百頭,飛行作聲。”
楊萬里名句,城頭秋望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