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朝喬知之《和蘇員外寓直》
自昔重為郎,伊人練國章。三旬登建禮,五夜直明光。
墨草尚書奏,衣飄侍御香。開軒竹氣靜,拂簟蕙風涼。
曉漏離閶闔,鳴鐘出未央。從來宿臺上,天子貴文強。
注釋參考
尚書
尚書 (Shàngshū) 中國上古歷史文件的匯編?!吧小奔础吧稀?《尚書》意即上古之書。相傳由孔丘編選而成,傳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補充進去的,如《堯典》、《皋陶謨》、《禹貢》等。西漢初存二十八篇,用當時通行文字書寫,即《今文尚書》。另有相傳漢武帝時在孔丘住屋壁中發(fā)現(xiàn)的《古文尚書》,已佚。東晉梅賾(一作梅頤、枚頤)又偽造《古文尚書》。后來《十三經(jīng)》中的通行本,即《今文尚書》與梅氏偽書的合編,宋人開始懷疑梅氏偽書,至清漸成定論。今文各篇內(nèi)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,如《盤庚》反映商代奴隸社會的情況、《禹貢》記述戰(zhàn)國時黃河、長江兩流域的地理等 Shang Shu 尚書 (shàngshū) 中國古代官名。執(zhí)掌文書奏章。作為官名,始置于戰(zhàn)國時,或稱“掌書”。秦為少府屬官,漢武帝提高皇權,因尚書在皇帝左右辦事,地位逐漸重要。后各朝均有設置,清代相沿不改 a 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 侍中、尚書、長史、參軍,此悉貞良死節(jié)之臣,愿陛下親之信之?!龂瘛?諸葛亮《出師表》 上書乞骸骨,征拜尚書。——《后漢書·張衡傳》 明清兩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長官 minister (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) 兵部尚書侍御
(1).侍奉(君王)?!稌酌罚骸敖裼杳曜鞔笳诹t僕侍御之臣?!薄妒酚洝芬懔袀鳌罚骸敖褡阆率谷藬?shù)之以罪,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,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,故敢以書對?!?宋 蘇轍 《梁惟簡供備庫使誥》:“朕惟崇慶,日總?cè)f機,號令所至,澤遍海內(nèi)。況其左右侍御之臣,朝夕執(zhí)事之勞,而有不被其賜者乎?”《醒世恒言·李玉英獄中訟冤》:“禮部官見了 玉英 這個容儀,已是萬分好了。但祇年紀幼小,恐不諳侍御,發(fā)回寧家?!?/p>
(2).侍奉君王的人?!稌酌罚骸拔粼?文 武 ,聰明齊圣。小大之臣,咸懷忠良,其侍御僕從,罔匪正人?!?孔 傳:“小臣皆良,僕役皆正?!薄读凶印ぶ苣峦酢罚骸凹儒?,所坐猶嚮者之處,侍御猶嚮者之人?!?/p>
(3).指帝王的侍姬?!豆騻鳌べ夜辍罚骸?獻公 朝諸大夫而問焉,曰:‘寡人夜者寢而不寐,其意也何?’諸大夫有進對者曰:‘寢不安與,其諸侍御有不在側(cè)者與?’ 獻公 不應。” 清 李漁 《玉搔頭·情試》:“陛下的心事,臣等盡知,不過為皇嗣未生,東宮暫缺,故此要博選嬪妃,以充侍御耳?!?/p>
(4).泛指婢妾?!稘h書·外戚傳上·孝昭上官皇后》:“ 安 醉則裸行內(nèi),與后母及父諸良人、侍御皆亂?!?顏師古 注:“良人謂妾也。侍御則兼婢矣?!?/p>
(5).為尊者御車?!犊鬃蛹艺Z·觀周》:“ 公 曰:‘諾?!c 孔子 車一乘,馬二疋,豎子侍御。”
(6).唐代稱殿中侍御史、監(jiān)察御史為侍御。后世因沿襲此稱。 唐 李白 有《贈韋侍御黃裳》詩。 王琦 注引《因話錄》:“御史臺三院,一曰臺院,其僚曰侍御史,眾呼為端公;二曰殿院,其僚曰殿中侍御史,眾呼為侍御;三曰察院,其僚曰監(jiān)察御忠,眾呼亦曰侍御?!?明 車璽 《<河汾諸老詩集>序》:“侍御 沁水 李公 叔淵 企仰鄉(xiāng)賢?!薄痘ㄔ潞邸返诙兀骸耙宦肥捠挴E疎,落起細雨來。同行一為 謝小林 侍御,一為 鄭仲池 太史?!?/p>
(7).指專供帝王食用的極精細的米糧。《詩·大雅·召旻》“彼疏斯粺” 漢 鄭玄 箋:“米之率,糲十,粺九,鑿八,侍御七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其術在《九章·粟米之法》。彼云:‘粟率五十,糲米三十,粺二十七,鑿二十四,御二十一。’言粟五升,為糲米三升。以下則米漸細,故數(shù)益少。四種之米,皆以三約之,得此數(shù)也?!?清 袁枚 《隨園隨筆·摘注論語》:“王所食也,米至侍御而細極矣?!?/p>
喬知之名句,和蘇員外寓直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