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王炎《太廟瑞芝頌》:
宋紹天命,列圣重光。
丕緒舄奕,施于無疆。
少海日升,慶元五祀。
淵默面南,格于天地。
于穆清廟,玉芝呈瑞。
蔓蔓其華,麗于丹楹。
匪根斯殖,匪葩斯榮。
和氣融液,不春而生。
其瑞維何,祖宗感喜。
神孫致孝,孺慕無已。
有開必先,產(chǎn)祥隤祉。
其孝維何,神明可通。
問安寢門,四輔翼從。
洗爵為壽,雍雍在宮。
莫大之慶,朝野攸同。
賚爾高年,曰予錫類。
頒爵輔臣,曰汝予助。
三宮豈樂,萬姓歌舞。
維我高廟,中興集勛。
神器所傳,藝祖之孫。
重華之?dāng)?,壽康之仁?br>凝神沖漠,不俟倦勤。
群黎屬望,天啟元子。
四圣揖遜,千古顓美。
主鬯匪易,秉心肅莊。
以奉重闈,媚于慈皇。
崇德尚賢,心膂股肱。
盡擯浮偽,慈皇是承。
酬酢萬微,未明當(dāng)依。
不蔽不疑,慈皇是以。
民附于仁,天鑒厥誠。
對(duì)越在上,祖宗之靈。
貺以瑞物,胙其德馨。
昔在紹興,芝嘗再茁。
仁皇英皇,二祖之室。
曾孫篤之,克肖其德。
受是珍符,寵綏四國。
曷以祝之,萬壽無極。
又曷申之,子孫千億。
有德有瑞,隱顯合符。
自今以始,史將婁書。
皇德日新。
注釋參考
四圣
(1).四位圣明的統(tǒng)治者。指 顓頊 、 帝嚳 、 帝堯 、 帝舜 ?!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熬S昔 黃帝 ,法天則地,四圣遵序,各成法度?!?裴駰 集解引 徐廣 曰:“ 顓頊 、 帝嚳 、 堯 、 舜 ?!?/p>
(2).四位圣明的統(tǒng)治者。指 堯 、 舜 、 禹 、 湯 。 漢 焦贛 《易林·復(fù)之大過》:“ 堯 、 舜 、 禹 、 湯 ,四圣敦仁,允施德音,民安無窮,旅人相望,未同朝鄉(xiāng)?!?/p>
(3).四位圣明的統(tǒng)治者。指 伏羲 、 軒轅 ( 黃帝 )、 高辛 ( 帝嚳 )、 禹 。《云笈七籤》卷三:“ 伏羲 受圖, 軒轅 受符, 高辛 受天經(jīng), 夏禹 受《洛書》,四圣稟其神靈,五老現(xiàn)於河渚,故三墳五典,常道之教也。”
(4).四位圣明的統(tǒng)治者。指 周公 、 太公 、 召公 、 史佚 ?!洞蟠鞫Y記·保傅》載, 成王 中立而聽朝, 周公 常立于前, 太公 常立于左, 召公 常立于右, 史佚 常立于后?!八氖ゾS之,是以慮無失計(jì),而舉無過事?!?/p>
(5).四位圣明的統(tǒng)治者。指 唐 代 肅宗 、 代宗 、 德宗 、 順宗 。 唐 韓愈 《平淮西碑》:“ 唐 承天命,遂臣萬邦。孰居近土,襲盜以狂。往在 玄宗 ,崇極而圮。 河 北悍驕, 河 南附起,四圣不宥,屢興師征,有不能尅,益戍以兵?!?/p>
(6).醫(yī)家稱 黃帝 、 岐伯 、 秦越人 ( 扁鵲 )、 張機(jī) 為“四圣”。 清 黃元御 著醫(yī)書有《四圣心源》、《四圣懸樞》等,見《清史稿·藝文志三》。
(7).佛教語。十界中,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佛四界稱“四圣”。地獄、餓鬼、畜生、阿修羅、人、天稱“六凡”。
(8).佛教語。禪林稱 阿彌陀佛 、 觀世音菩薩 、 大勢至菩薩 、 大海眾菩薩 為“四圣”。
揖遜
(1).猶揖讓。賓主相見的禮儀。 宋 葉適 《外論一》:“自 景德 元年與 契丹 盟,更六圣百二十年,聘使往來,天子親與之揖遜於庭,未嘗一日敗盟約也。” 宋 吳曾 《能改齋漫錄·議論》:“ 張蕓叟 詩評(píng)亦云:如大排筵席,二十四味,終日揖遜,求其適口者,少矣。” 明 陳繼儒 《讀書鏡》卷三:“ 明道 先生嘗至禪寺,僧方飯,見趨進(jìn)揖遜之盛,嘆曰:‘三代威儀盡在是矣?!?/p>
(2).猶揖讓。禪讓。 宋 魏泰 《東軒筆錄》卷三:“翰林學(xué)士 葉清臣 等言:‘本朝以揖遜得天下,而 淑 ( 李淑 )誣以干戈,且臣子非所宜言?!薄镀邍呵锲皆挕肪砩希骸澳?唐 虞 之高風(fēng),思揖遜於政權(quán)?!?明 李贄 《答耿中丞論淡書》:“ 勛 華 之盛,揖遜之隆,比之三家村里甕牖酒人,真不啻幾千萬里矣?!?/p>
千古
千古 (qiāngǔ) 指久遠(yuǎn)的年代 through the ages 千古風(fēng)流人物?!巍?蘇軾《念奴嬌·赤壁懷古》 千古江山?!巍?辛棄疾《永遇樂·京口北固亭懷古》詞 縱有千古?!濉?梁啟超《飲冰室合集·文集》 成為千古罪人 永遠(yuǎn)地 forever 千古奇冤,江南一葉——zhou{1-1}恩{1~1}來 千古奇聞 婉辭,哀悼死者,表示永別或永垂不朽。多用于挽聯(lián)、花圈等的上款 eternal repose顓美
獨(dú)自享受美名。顓,通“ 專 ”。 明 顧起綸 《國雅品·雜品》:“故初 唐 新羅 之頌,不足顓美於 永徽 ?!?/p>
王炎名句,太廟瑞芝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