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晃逈《雙喻辭》:
人事常酌中,取象如敧器。
器平不敧覆,有同身爽利。
道心常不擊,取象如虛舟。
舟閒隨逝止,可比性優(yōu)游。
能符雙喻者,何慮復(fù)何憂。
注釋參考
有同
如同。 唐 無名氏 《開河記》:“陛下欲聽狂夫之言,學(xué)亡 秦 之事,但恐社稷崩離,有同 秦 世。”
爽利
爽利 (shuǎnglì) 〈方〉∶直率;干脆 brisk and neat 爽利把問題全擺出來 爽快;利落;辦事不拖泥帶水 efficient and able 李忠去身邊摸出二兩來銀子。魯提轄看了見少,便道:“也是個不爽利的人!”——《水滸傳》晃逈名句,雙喻辭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