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司馬光《過故洛陽城》:
四合連山繚繞青,三川滉漾素波明。
春風(fēng)不識(shí)興亡意,草色年年滿故城。
注釋參考
四合
(1).四面圍攏。 漢 班固 《西都賦》:“人不得顧,車不得旋,闐城溢郭,旁流百廛,紅塵四合,煙云相連。”《新唐書·吐蕃傳下》:“ 乞悉蓖 見兵寡,悉眾追,墮伏中,兵四合急擊,遂禽之,獻(xiàn)京師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嬰寧》:“有草舍三楹,花木四合其所?!?/p>
(2).四方配合;四面相應(yīng)?!稘h書·兒寬傳》:“六律五聲,幽贊圣意;神樂四合,各有方象?!?唐 韓愈 《汴泗交流贈(zèng)張仆射》詩:“發(fā)難得巧意氣粗,歡聲四合壯士呼?!?/p>
連山
(1).古《易》名?!吨芏Y·春官·大卜》:“掌三易之灋,一曰《連山》,二曰《歸藏》,三曰《周易》?!?賈公彥 疏:“其卦以純艮為首,艮為山,山上山下是名連山,云氣出內(nèi)於山,故名《易》為《連山》。” 唐 韓愈 《毛穎傳》:“﹝ 蒙恬 ﹞召左右庶長與軍尉,以《連山》筮之,得天與人文之兆。” 羅惇曧 《文學(xué)源流·三代以上文學(xué)》:“《連山》、《歸藏》,簡編并沒?!?/p>
(2).連綿的山嶺。 南朝 梁 吳均 《至湘洲望南岳詩》:“重波淪且直,連山糾復(fù)紛。” 唐 王維 《終南山》詩:“ 太乙 近天都,連山接海隅?!?宋 蘇轍 《同王適賦雪》:“重樓復(fù)閤爛生光,絶澗連山漫不見?!?/p>
(3).滿山。 唐 盧綸 《春日臥病示趙季黃》詩:“黃埃滿市圖書賤,黑霧連山虎豹尊?!?清 王凱泰 《臺(tái)灣雜詠》:“好竹連山覺筍香,馬蹄入市許先嘗?!?/p>
(4).見“ 連山眉 ”。
繚繞
繚繞 (liáorào) 一圈圈向上飄起 curl up;wind around 炊煙繚繞 事情結(jié)束后延續(xù)存在 persist 余音繚繞三川
(1).三條河流的合稱,所指不一。(1) 西周 以 涇 、 渭 、 洛 為三川?!秶Z·周語上》:“ 幽王 二年, 西周 三川皆震?!?韋昭 注:“三川, 涇 、 渭 、 洛 ,出於 岐山 。”(2) 東周 以 河 、 洛 、 伊 為三川?!稇?zhàn)國策·秦策一》:“親 魏 善 楚 ,下兵三川?!薄段倪x·鮑照〈詠史〉》:“五都矜財(cái)雄,三川養(yǎng)聲利。”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:“有 河 、 洛 、 伊 ,故曰三川?!?/p>
(2).指洛陽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北使洛陽》詩:“前登 陽城 路,日夕望三川。” 唐 王維 《送韋大夫東京留守》詩:“云旗蔽三川,畫角發(fā)龍吟?!?趙殿成 注:“《史記》索隱:三川,今 洛陽 也?!?/p>
滉漾
(1).形容廣闊無涯。 三國 魏 曹植 《節(jié)游賦》:“望 洪池 之滉瀁,遂降集乎輕舟?!?/p>
(2).蕩漾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暢玄》:“或滉漾於淵澄,或雰霏而云浮?!?清 王韜 《淞濱瑣話·盧雙月》:“侍母進(jìn)香 天竺 ,夜感 大士 現(xiàn)身示兆,指池中七星橫斜,雙月滉漾。謂之曰:‘此汝一對(duì)佳兒佳婦也?!?/p>
(3).指浮動(dòng)的水。 宋 梅堯臣 《碧瀾堂》詩:“虛云臨滉漾,橋勢(shì)對(duì)隆穹?!?/p>
(4).閃動(dòng);搖動(dòng)。 唐 白居易 《昆明春水滿》詩:“春池岸古春流新,影浸 南山 青滉漾?!?宋 陸游 《己巳正月十八九間雪復(fù)大作不止》詩:“卷簾驚滉漾,下榻覺蹣跚。”
素波
白色的波浪。 漢武帝 《秋風(fēng)辭》:“橫中流兮揚(yáng)素波,簫鼓鳴兮發(fā)棹歌?!?三國 魏 曹植 《九華扇賦》:“對(duì)緑水之素波,背玄澗之重深?!?唐 溫庭筠 《蔣侯神歌》:“ 楚神 鐵馬金鳴珂,夜動(dòng)蛟潭生素波。” 明 徐弘祖 《徐霞客游記·粵西游日記一》:“但見迴瀾素波,觸石奮出?!?/p>
司馬光名句,過故洛陽城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1栗子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