恨銷除是彩箋滅,弗比遺香苦易沉
出自宋代強(qiáng)至《篋中得調(diào)官時楊氏所寄書慨然追感》:
笑語無蹤莫更尋,每懷平昔恨猶深。
況看滿幅相思字,曾訴幽閨獨(dú)自心。
因想音容如在目,不知涕淚已盈襟。
恨銷除是彩箋滅,弗比遺香苦易沉。
注釋參考
銷除
(1).消滅去除?!稘h書·韓延壽傳》:“乃歷召郡中長老為鄉(xiāng)里所信向者數(shù)十人……為陳和睦親愛銷除怨咎之路?!?唐 劉禹錫 《為淮南杜相公論西戎表》:“銷除容納,皆如圣意?!?清 惲敬 《光孝寺碑銘》:“然后竭生平之力,歸心zheng{1-1}法,其意識之障積漸銷除?!?李劼人 《天魔舞》第十七章:“大量的雞蛋未曾冷藏,一個月后全壞了,不但本錢蝕光,還須再湊一筆錢來銷除它?!?/p>
(2).謂消解災(zāi)難。 清 李斗 《揚(yáng)州畫舫錄·草河錄上》:“酬神銷除,每歲春香火不絶?!?/p>
彩箋
亦作“ 彩牋 ”。 1.小幅彩色紙張。常供題詠或書信之用。 后蜀 歐陽炯 《三字令》詞:“彩牋書,紅粉淚,兩心知?!?清 富察敦崇 《燕京歲時記·紅票兒》:“每屆歲除,凡富貴之家以銀易錢者,皆用彩箋書寫,謂之紅票兒?!?/p>
(2).借指詩箋或書信。 宋 張先 《蝶戀花》詞:“欲寄彩牋兼尺素,山長水闊知何處?”
遺香
(1).謂留下香氣。《關(guān)尹子·九藥》:“威鳳以難見為神,是以圣人以深為根;走麝以遺香不捕,是以圣人以約為紀(jì)?!?/p>
(2).指留下的香氣。 明 陳子龍 《名都篇》:“十里鬭紗縠,轉(zhuǎn)側(cè)有遺香?!?/p>
(3).指殘花。 唐 陸龜蒙 《秋荷》詩:“盈盈一水不得渡,冷翠遺香愁向人?!?/p>
(4).喻不為人知的美女。 明 馮夢龍 《永團(tuán)圓·姊妹秋閨》:“空谷有遺香,彩筆家聲舊,幽貞?yīng)毐еx鉛華,不解雙眉皺?!?/p>
強(qiáng)至名句,篋中得調(diào)官時楊氏所寄書慨然追感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