宮里吳王沈醉,倩五湖倦客,獨(dú)釣醒醒
出自宋代吳文英《八聲甘州·靈巖陪庾幕》:
渺空煙四遠(yuǎn),是何年、青天墜長星。
幻蒼崖云樹,名娃金屋,殘霸宮城。
箭徑酸風(fēng)射眼,膩水染花腥。
時靸雙鴛響,廊葉秋聲。
宮里吳王沈醉,倩五湖倦客,獨(dú)釣醒醒。
問蒼波無語,華發(fā)奈山青。
水涵空、闌干高處,送亂鴉、斜日落漁汀。
連呼酒,上琴臺去,秋與云平。
注釋參考
吳王
(1).指 春秋 吳國 之主。亦特指 吳王 夫差 ?!蹲髠鳌は骞迥辍罚骸?吳王 勇而輕,若啟之,將親門?!薄秶Z·吳語》:“ 吳王 夫差 起師伐 越 ?!薄俄n非子·喻老》:“ 句踐 入宦於 吳 ,身執(zhí)干戈,為 吳王 洗馬?!?唐 李白 《烏棲曲》詩:“ 姑蘇臺 上烏棲時, 吳王 宮里醉 西施 ?!?清 鵝湖逸士 《老狐談歷代麗人記》:“ 蘇州 靈巖山 ,為 吳王 舊宮?!?/p>
(2). 明太祖 朱元璋 初期建立政權(quán)時的稱號。《明史·太祖紀(jì)一》:“二十四年春正月丙寅朔。 李善長 等率羣臣勸進(jìn),不允。固請,乃即 吳王 位?!?/p>
(3). 元 末起義軍首領(lǐng) 張士誠 ,據(jù)有 吳中 ,號 吳王 ?!睹魇贰ぬ婕o(jì)一》:“是月, 張士誠 自稱 吳王 ?!?/p>
(4). 清 乾隆 間 苗 民起義軍領(lǐng)袖 吳八月 的稱號。 清 魏源 《圣武記》卷七:“而 吳八月 據(jù) 平隴 ,遂稱 吳王 ?!?/p>
沈醉
亦作“沉醉”。1.大醉。《三國志·蜀志·蔣琬傳》:“ 先主 嘗因游觀奄至 廣都 ,見 琬 眾事不理,時又沉醉。 先主 大怒,將加罪戮?!?唐 李商隱 《龍池》詩:“夜半宴歸宮漏永, 薛王 沉醉 壽王 醒?!薄端疂G傳》第三九回:“獨(dú)自一個,一杯兩盞,倚闌暢飲,不覺沉醉?!?巴金 《醉》:“我至今還記得我第一次的沉醉?!?/p>
(2).比喻深深地迷戀某種事物或沉浸在某種境界當(dāng)中。 柔石 《二月》四:“他彈了數(shù)首浪漫主義的作家底歌,竟使 陶嵐 聽得沉醉了?!?丁玲 《韋護(hù)》第三章:“他不能不重視這最使他沉醉,使他忘記一切不愉快的時日?!?/p>
五湖
(1).古代 吳 越 地區(qū)湖泊。其說不一:(1) 吳縣 南部的湖澤?!吨芏Y·夏官·職方氏》:“東南曰 揚(yáng)州 ……其澤藪曰 具區(qū) ,其川三江,其浸五湖?!?鄭玄 注:“ 具區(qū) 、五湖在 吳 南。浸,可以為陂灌溉者?!?具區(qū) ,即 太湖 。(2)即 太湖 。《國語·越語下》:“果興師而伐 吳 ,戰(zhàn)於 五湖 ?!?韋昭 注:“ 五湖 ,今 太湖 。”《文選·郭璞〈江賦〉》:“注 五湖 以漫漭,灌三江而漰沛?!?李善 注引 張勃 《吳錄》:“ 五湖 者, 太湖 之別名也?!?3) 太湖 及附近四湖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(nèi)傳》:“入五湖之中?!?徐天祐 注引 韋昭 曰:“ 胥湖 、 蠡湖 、 洮湖 、 滆湖 ,就 太湖 而五。”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沔水二》:“南江東注於 具區(qū) ,謂之五湖口。五湖謂 長蕩湖 、 太湖 、 射湖 、 貴湖 、 滆湖 也。”(4) 太湖 附近的五個湖?!妒酚洝は谋炯o(jì)》“ 震澤 致定” 唐 張守節(jié) 正義:“五湖者, 菱湖 、 游湖 、 莫湖 、 貢湖 、 胥湖 ,皆 太湖 東岸五灣為五湖,蓋古時應(yīng)別,今并相連?!?/p>
(2). 江 南五大湖的總稱?!妒酚洝と跏兰摇罚骸?大江 之南,五湖之間,其人輕心?!?司馬貞 索隱:“五湖者, 具區(qū) 、 洮滆 、 彭蠡 、 青草 、 洞庭 是也?!?明 楊慎 《丹鉛總錄·地理》:“ 王勃 文‘襟三江而帶五湖’,則總言南方之湖。 洞庭 一也, 青草 二也, 鄱陽 三也, 彭蠡 四也, 太湖 五也?!?洮滆 ,今 江蘇 長蕩湖 、 西滆湖 。 彭蠡 ,今 鄱陽湖 。 青草 ,今 洞庭湖 東南部。
(3).指 洞庭湖 。 唐 杜甫 《歸雁》詩:“年年霜露隔,不過 五湖 秋?!?朱鶴齡 注:“雁至 衡陽 則回。此五湖當(dāng)指 洞庭湖 言?!?/p>
(4).近代稱 華中 、 華東 五大著名湖泊。即 洞庭湖 、 鄱陽湖 、 巢湖 、 洪澤湖 和 太湖 。
(5). 春秋 末 越國 大夫 范蠡 ,輔佐 越王 勾踐 ,滅亡 吳國 ,功成身退,乘輕舟以隱於五湖。見《國語·越語下》。后因以“五湖”指隱遁之所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正郭》:“法當(dāng)仰隮 商 洛 ,俯泛五湖,追 巢父 於峻嶺,尋漁父於滄浪?!?唐 李白 《書情贈蔡舍人雄》詩:“我縱五湖棹,煙濤恣崩奔。” 清 李漁 《巧團(tuán)圓·聞詔》:“從今后呵,纔知道隱 三湘 泛五湖,這仙緣沒福難圖?!?/p>
倦客
客游他鄉(xiāng)而對旅居生活感到厭倦的人。 南朝 宋 鮑照 《代東門行》:“傷禽惡弦驚,倦客惡離聲。” 宋 蘇軾 《書普慈長老壁》詩:“倦客再游行老矣,高僧一笑故依然?!?宋 陸游 《雙頭蓮》詞:“悲歡夢里,奈倦客又是關(guān)河千里?!?/p>
醒醒
(1).清楚;清醒。 唐 白居易 《歡喜偈》之二:“眼暗頭旋耳重聽,唯餘心口尚醒醒?!?宋 周邦彥 《迎春樂·攜妓》詞:“憶筵上,偷攜手。趁歌停舞罷來相就。醒醒個,無些酒?!?/p>
(2).聰明。 唐 寒山 《詩》之二二四:“鈍物豐財寶,醒醒漢無錢?!?宋 范成大 《信筆》詩:“童子昔曾夸了了,主翁今但諾醒醒?!?/p>
(3).美好貌。 宋 石孝友 《漁家傲·送李惠言徐元集赴試南宮》詞:“劍履醒醒天日表, 集英殿 下春來早。”
吳文英名句,八聲甘州·靈巖陪庾幕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