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善珍《望梅詞/望梅》:
寸陰堪惜。
趁身強健去,結(jié)茅蒼壁。
錯料事、臨老方知,國師與高僧,二途俱失。
識字吟詩,數(shù)不得、死生何益。
看寒山著語,李杜也輸,莫道元白。
千年過如瞬息。
共飛鴻縹緲,沉沒空碧。
問懶瓚、因甚遭逢,芋魁亦聯(lián)翩,著名金石。
遺臭流芳,老子勿、許多心力。
旋消磨、數(shù)百甕齏,掩關(guān)入寂。
注釋參考
消磨
消磨 (xiāomó) 逐漸消耗;磨滅 wear down;fritter away 消磨志氣 消遣,打發(fā)時光 idle away;while away 消磨歲月甕齏
亦作“ 甕虀 ”。甕裝的黃齏(咸菜)。以喻薄祿。 宋 陸游 《病愈看鏡》詩:“三百甕齏消未盡,不知更著幾年還?!弊宰ⅲ骸芭f傳貧士死,見陰吏,為言當還魂,有三百甕齏祿料未盡。” 宋 趙與虤 《娛書堂詩話》卷上引作“甕虀”。
掩關(guān)
(1).關(guān)閉;關(guān)門。 唐 吳少徵 《怨歌行》:“ 長信 重門晝掩關(guān),清房曉帳幽且閒。” 明 劉基 《辛卯仲冬雨中作》詩之一:“青燈無光掩關(guān)坐,饑鼠相銜啼過我。”
(2).坐關(guān)。指佛教徒閉門靜坐,以求覺悟。為期至少七天,長則不限。 唐 白居易 《秋山》詩:“何時解塵網(wǎng),此地來掩關(guān)。” 清 唐孫華 《同友人游善果寺》詩:“客倦思尋榻,僧閑各掩關(guān)。”
入寂
猶圓寂。舊稱佛教僧尼之死。 宋 蘇軾 《請凈慈法涌禪師入都疏》:“京師禪學之盛,發(fā)於 本 秀 二公。 本 既還山, 秀 復入寂?!?湯用彤 《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》第二十章:“ 三藏 寢疾,有遺文 嚴正勖 示因果,以之付弟子 智休 。正月十一日午時入寂?!?/p>
善珍名句,望梅詞/望梅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6美影相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