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元代王哲《臨江仙 詠葫蘆》:
一只葫蘆真?zhèn)€好,朝朝長(zhǎng)是隨予。
腹中明朗瑩中虛。
貯瓊漿玉液,滋味勝醍醐。
日日飲來依舊有,自然不用錢沽。
杖頭挑起入云衢。
三清前面過,參從黍米珠。
注釋參考
明朗
明朗 (mínglǎng) 很容易理解;清楚明白 luminous 新形勢(shì)由模糊不清轉(zhuǎn)向清晰明朗 未被遮蔽;無暗影 unshadowed 在一個(gè)明朗的日子里 明顯;清晰 clear-cut 態(tài)度明朗中虛
(1).指胸腔。《荀子·天論》:“心居中虛,以治五官。” 楊倞 注:“心居於中空虛之地?!?梁?jiǎn)⑿?釋:“指人體上的胸腔?!?/p>
(2).指心?!蹲尤A子·北宮子仕》:“夫人之中虛也,不得其所欲則疑,得其所不欲則惑;疑惑載於中虛,則荊棘生矣?!?宋 蘇軾 《讀道藏》詩(shī):“至人悟一言,道集由中虛?!?/p>
(3).里面空虛。《鹖冠子·學(xué)問》:“中虛外博,雖博必虛?!?晉 傅咸 《琵琶賦序》:“觀其器,中虛外實(shí),天地之象也。”
(4).猶虛心。 明 李贄 《與耿司寇告別》:“是故 曾點(diǎn) 終於狂而不實(shí),而 曾參 信道之后,遂能以中虛而不易終身之定守者,則夫子來歸而后得斯人也?!?/p>
(5).中氣虛弱。 唐 韓愈 《病中贈(zèng)張十八》詩(shī):“中虛得暴下,避冷臥北窗?!?/p>
王哲名句,臨江仙 詠葫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