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月霜飛柳半黃,蓬根吹斷雁南翔
出自唐代盧汝弼《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》:
春風(fēng)昨夜到榆關(guān),故國煙花想已殘。
少婦不知歸不得,朝朝應(yīng)上望夫山。
盧龍塞外草初肥,雁乳平蕪曉不飛。
鄉(xiāng)國近來音信斷,至今猶自著寒衣。
八月霜飛柳半黃,蓬根吹斷雁南翔。
隴頭流水關(guān)山月,泣上龍堆望故鄉(xiāng)。
朔風(fēng)吹雪透刀瘢,飲馬長城窟更寒。
半夜火來知有敵,一時齊保賀蘭山。
注釋參考
斷雁
亦作“ 斷鴈 ”。失群的雁;孤雁。 隋 薛道衡 《出塞》詩之二:“寒夜哀笛曲,霜天斷鴈聲?!?唐 方干 《別從兄郜》詩:“已呼斷雁歸行里,全勝枯鱗在轍中。” 明 文徵明 《才伯過訪》詩:“歸心聞斷鴈,衰髩逼殘年?!?聞一多 《紅燭·紅豆詩之十九》:“我是只驚弓的斷雁,我的嘴要叫著你,又要銜著蘆葦,保障著我的生命。”
南翔
(1).向南飛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南翔 衡陽 ,北棲 鴈門 。” 三國 魏 曹丕 《雜詩》之一:“草蟲鳴何悲,孤雁獨南翔?!?清 宋琬 《贈別方繡山年兄》詩:“鴻雁日南翔,音書轉(zhuǎn)迢遞?!?/p>
(2).鎮(zhèn)名。在 上海市 嘉定縣 南。傳說 崑山 臨江鄉(xiāng) 有一寺,初掘地得石,有兩只白鶴經(jīng)常停集其上,后來鶴飛去不返,僧為之號泣,石上忽有題詩“白鶴南翔去不歸,惟留空跡在名基”等句,因名寺 南翔 ,鎮(zhèn)又以寺得名。見 宋 范成大 《吳郡志·異聞》。
盧汝弼名句,和李秀才邊庭四時怨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