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來藿食不謀國(guó),饑即須餐困仍歇
出自宋代朱翌《謝方務(wù)德惠粟麥》:
投閑閉門且穩(wěn)坐,動(dòng)輒有礙天難測(cè)。
錢神不肯赴招要,瘧鬼乘時(shí)作寒熱。
要之貧困真我道,一一為向兒童說。
山中宿麥舊為農(nóng),缸無儲(chǔ)粟今何拙。
甑塵不掃爨未煙,米盡自從仁祖索。
元英之孫陳義高,急遣樵青分粟麥。
細(xì)舂落落簸珠圓,退磨紛紛飛玉屑。
粥香恍若在僧坊,面熟又將思水厄。
從來藿食不謀國(guó),饑即須餐困仍歇。
笑殺多牛足谷翁,何用詩(shī)腸生錦{左桔右頁}。
注釋參考
從來
從來 (cónglái) 向來,一向——用在動(dòng)詞或形容詞前面,表示動(dòng)作、行為或情況從過去到現(xiàn)在一直是那樣 always;all along 從來如此藿食
(1).以豆葉為食。指粗食。 漢 劉向 《說苑·善說》:“肉食者已慮之矣,藿食者尚何與焉?” 南朝 梁 沉約 《與約法師書》:“此生篤信精深,甘此藿食?!?清 方文 《籬落》詩(shī):“明年種瓜豆,藿食亦可飽?!?/p>
(2).指粗食者。謂平民百姓。 宋 司馬光 《和王樂道再以詩(shī)見寄》:“衡門不羨金門貴,藿食焉知肉食謀?!?/p>
不謀
(1).不商量?!妒酚洝て浇蚝钪鞲噶袀鳌罚骸盁o尺寸之勢(shì),起閭巷,杖棘矜,應(yīng)時(shí)而皆動(dòng),不謀而俱起,不約而同會(huì)。”《文選·任昉<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>》:“三千景附,八百不謀?!?李善 注:“不謀同辭,不期同時(shí),一朝會(huì) 武王 於郊下者八百諸侯?!?清 蒲松齡 《聊齋志異·邵女》:“會(huì)有買妾者,急貨之。妻以其不謀故,罪 柴 ,益遷怒女,詬駡益毒。”
(2).不謀求?!稌けP庚中》:“汝不謀長(zhǎng),以思乃災(zāi),汝誕勸憂?!?晉 陸機(jī) 《演連珠》之十二:“忠臣率志,不謀其報(bào)?!?/p>
(3).不合,不符。 清 俞樾 《古書疑義舉例·以注說改正文例》:“ 段玉裁 氏曰……以上諸條,皆因先用注説改正文,又用已改之正文改注,於是字與義不謀,上與下不貫矣?!?/p>
朱翌名句,謝方務(wù)德惠粟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7炫彩彈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