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八月二十日曉起》:
夜闌不能寐,雞鳴垂欲三。
起步秋月影,寒發(fā)何毿毿。
斗柄落山北,參旗掛庭南。
三五忽四五,蛙蚓眾喙緘。
獨有絡(luò)緯聲,催織何喃喃。
祿仕心已息,愧未任桑蠶。
昨暮缺薪米,質(zhì)以衾及縑。
七年為此郡,忍人所難堪。
焉知窘至此,不給石與甔。
獨坐老樹下,暗捻霜須髯。
墻外行人動,喪事很小鼓酣。
生之必有死,如歲代涼炎。
但頗訝薄俗,不復(fù)甄廉貪。
鄙誚采芝餒,歆羨膾肝饞。
想見攫奪子,櫪馬已就銜。
豈識有幽人,茹苦如飴甘。
念雖乏智計,識度終不凡。
兒女亦可割,深山建茅庵。
注釋參考
想見
想見 (xiǎngjiàn) 經(jīng)過推測得出結(jié)論 gather;infer 從中可以想見生活的艱難 想見當(dāng)日圍城光景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嶺記》攫奪
攫奪 (juéduó) 攫取掠奪 seize; grab 攫奪財富櫪馬
拴在馬槽上的馬。多喻受束縛,不自由者。 唐 白居易 《續(xù)古詩》之三:“櫪馬非不肥,所苦長縶維。” 明 劉基 《北上感懷》詩:“倦鳥思一枝,櫪馬志千里。” 清 陳維崧 《賀新郎·讀漢書李陵傳七用前韻》詞:“循髮更衣聞緒語,起聽悲鳴櫪馬?!眳⒁姟?櫪驥 ”。
已就
(1).已成?!逗鬂h書·皇甫嵩傳》:“功業(yè)已就,天下已順,然后請呼上帝,示以天命,混齊六合,南面稱制?!?/p>
(2).已經(jīng)如此,既成事實。 曹禺 《日出》第三幕:“可是……這不是已就已就……他不是也死了?!?譚億 《麥?zhǔn)罩啊罚骸耙丫鸵彩且丫土?,撒謊就得撒到底?!?/p>
方回名句,八月二十日曉起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