征虜亭邊路,望夫山下舟
出自宋代賀鑄《金陵懷寄歷陽(yáng)王掾》:
征虜亭邊路,望夫山下舟。
長(zhǎng)江不隔夢(mèng),明月只供愁。
促席歌塵斷,閑窗醉墨留。
惜芳橋畔柳,誰系木蘭舟。
注釋參考
征虜亭
亭名。在今 江蘇省 江寧縣 東。 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(yǔ)·雅量》:“ 支道林 還東,時(shí)賢并送於 征虜亭 ?!?劉孝標(biāo) 注引《丹陽(yáng)記》:“ 太安 中,征虜將軍 謝安 立此亭,因以為名?!?唐 劉禹錫 《金陵懷古》詩(shī):“潮滿 冶城 渚,日斜 征虜亭 。” 宋 徐鉉 《送吳郎中為宣州推官知涇縣》詩(shī):“ 征虜亭 邊月,鷄鳴伴客行?!?/p>
望夫山
古跡名。各地多有,均屬民間傳說。其最著者有 遼寧省 興城市 西南的 望夫山 ,相傳為 秦 時(shí) 孟姜女 望夫之處,上有 孟姜女 廟。其他如 安徽省 當(dāng)涂縣 西北、 江西省 德安縣 西北、 山西省 黎城縣 西北, 湖北省 陽(yáng)新縣 西南等都有 望夫山 。參閱 北魏 酈道元 《水經(jīng)注·江水三》、《濁漳水》, 宋 樂史 《太平寰宇記·江南西道三·太平州》,《嘉慶一統(tǒng)志·太平府》、《潞安府一》。后用以抒發(fā)女子思念丈夫的真摯之情。 明 張景 《飛丸記·誓盟牛女》:“淚逐江流和水汲, 白龍江 作望夫山?!?/p>
賀鑄名句,金陵懷寄歷陽(yáng)王掾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