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劉子翚《次張守韻四首》:
泣懷三獻玉,謙拒四知金。
勢利焚和猛,詩書汲古深。
貴無長得意,閑有自由心。
岣嶁丹砂在,盟寒儻可尋。
注釋參考
三獻玉
春秋 楚 人 卞和 得璞玉,獻之 厲王 ,王以為誑,刖其左足;復獻 武王 ,又刖其右足;后獻 文王 ,王理璞,果得玉,名之曰 和氏 璧。事見《韓非子·和氏》。后用為懷才難遇知音的典實。 唐 劉長卿 《落第贈楊侍御赴范陽》詩:“泣連三獻玉,瘡懼再傷弓?!?唐 賈島 《古意》詩:“眼中兩行淚,曾弔三獻玉。” 宋 曾鞏 《送程殿丞還朝》詩:“自重肯悲三獻玉,不欺常慎四知金?!?/p>
謙拒
謙讓推辭?!逗鬂h書·光武帝紀上》:“臣聞帝王不可以久曠,天命不可以謙拒,惟大王以社稷為計,萬姓為心?!?南朝 陳 徐陵 《為陳武帝即位告天文》:“僉以百姓須主,萬機難曠,皇靈眷命,非可謙拒?!薄杜f唐書·禮儀志二》:“臣之愚誠,亦望陛下斟酌繁省,為其節(jié)文,不可謙拒,以淹大典?!?/p>
四知金
見“ 四知 ”。
劉子翚名句,次張守韻四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