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樓別夜堪惆悵,香燈半卷流蘇帳
出自唐代韋莊《菩薩蠻·紅樓別夜堪惆悵》:
紅樓別夜堪惆悵,香燈半卷流蘇帳。
殘月出門時,美人和淚辭。
琵琶金翠羽,弦上黃鶯語。
勸我早歸家,綠窗人似花。
注釋參考
紅樓
(1).紅色的樓。泛指華美的樓房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續(xù)集·寺塔記上》:“ 長樂坊 安國寺 紅樓, 睿宗 在藩時舞榭?!?宋 史達(dá)祖 《雙雙燕》詞:“紅樓歸晚,看足柳昏花暝?!?清 洪昇 《長生殿·偷曲》:“人散曲終紅樓靜,半墻殘月?lián)u花影?!?/p>
(2).富貴人家女子的住房。 唐 白居易 《秦中吟》:“紅樓富家女,金縷繡羅襦?!?宋 王庭珪 《點(diǎn)絳唇》詞:“花外紅樓,當(dāng)時青鬢顏如玉。”
(3).猶青樓。妓女所居。 清 袁枚 《隨園詩話》卷二:“當(dāng)時紅樓中有某校書尤艷。” 清 周友良 《珠江梅柳記》卷二:“二卿有此才貌,誤落風(fēng)塵,翠館紅樓,終非結(jié)局,竹籬茅舍,及早抽身。”
惆悵
惆悵 (chóuchàng) 傷感;愁悶;失意 melancholy 羈旅而無友生,惘悵兮而私自憐。——《楚辭·九辯》 惆悵人亡書亦絕,后人無復(fù)見《青囊》!——《三國演義》 既自以心為形役,奚惆悵而獨(dú)悲?——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香燈
亦作“香鐙”。1.即長明燈。通常用琉璃缸盛香油燃點(diǎn),設(shè)于佛像前或死者靈前。《南史·顧憲之傳》:“臨終,為制敕其子曰:‘不須常施靈筵,可止設(shè)香燈,使致哀者有憑耳?!?前蜀 杜光庭 《黃齊為二亡男助黃箓齋詞》:“伏思遷拔,唯仗焚修,捨其服用之資,助此香燈之會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堂子》:“祭日懸黃幡,繫采繩,綴五色繒百縷,楮帛二十有七,備陳香鐙?!?歐陽山 《三家巷》一:“按那傳說來推測,他們 何 家是應(yīng)該斷絕后嗣,滅了香燈煙火的。”
(2).燃香膏的照明燈。古代帝王輿駕儀衛(wèi)導(dǎo)從之用。 宋 高承 《事物紀(jì)原·輿駕羽衛(wèi)·香鐙》:“《宋朝會要》曰:香鐙, 唐 制也?!薄端问贰x衛(wèi)志四》:“ 政和 大駕鹵簿……排列官二人,中雉尾扇十二,華蓋二,香鐙一?!?/p>
(3).閨中的燈。 前蜀 韋莊 《菩薩蠻》詞:“紅樓別夜堪惆悵,香燈半捲流蘇帳。”
流蘇
流蘇 (liúsū) 下垂的穗子,裝飾在馬車、帳幕等上面下垂的穗狀物,用五彩羽毛或絲線制成 tassels韋莊名句,菩薩蠻·紅樓別夜堪惆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