事躓兩如直,心愜三避賢
出自南北朝謝靈運《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》:
辭滿豈多秩,謝病不待年。
偶與張邴合,久欲還東山。
圣靈昔回眷,微尚不及宣。
何意沖飆激,烈火縱炎煙。
焚玉發(fā)昆峯,余燎遂見遷。
投沙理既迫,如邛愿亦愆。
長與歡愛別,永絕平生緣。
浮舟千仞壑,揔轡萬尋巔。
流沫不足險,石林豈為艱!閩中安可處,日夜念歸旋。
事躓兩如直,心愜三避賢。
托身青云上,棲巖挹飛泉。
盛明蕩氛昏,貞休康屯邅。
殊方咸成貸,微物豫采甄。
感深操不固,質弱易版纏。
曾是反昔園,語往實款然。
曩基即先筑,故池不更穿。
果木有舊行,壤石無遠延。
雖非休憩地,聊取永日閑。
衛(wèi)生自有經(jīng),息陰謝所牽。
夫子照情素,探懷授往篇。
注釋參考
兩如直
謂不論國家治亂,個人均象箭一樣,直道而行。典出《論語·衛(wèi)靈公》:“直哉 史魚 ,邦有道如矢,邦無道如矢。”《文選·謝靈運<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>詩》:“事躓兩如直,心愜避三賢。” 李善 注:“言 史魚 有道無道,行俱如矢。而己有道則見召,無道則左遷,故云事躓兩如矢直。而己雖遷,終無悔吝?!?/p>
避賢
猶讓賢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知止》:“告退避賢,潔而且安。”《北齊書·文宣帝紀》:“靜言大運,欣於避賢,遠惟 唐 虞 禪代之典,近想 魏 晉 揖讓之風?!?唐 包佶 《酬于侍郎湖南見寄十四韻》:“避賢方有日,非敢愛微躬。”
謝靈運名句,還舊園作見顏范二中書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