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岑參《江上春嘆》:
臘月江上暖,南橋新柳枝。
春風(fēng)觸處到,憶得故園時(shí)。
終日不如意,出門何所之。
從人覓顏色,自笑弱男兒。
注釋參考
臘月
臘月 (làyuè) 農(nóng)歷十二月 the 12th lunar month; the 12th month of lunar calendar 寒冬臘月江上
(1).江岸上?!秴问洗呵铩ぎ悓殹罚骸癌z 伍員 ﹞因如 吳 。過於 荊 ,至 江 上,欲涉?!薄妒酚洝の樽玉懔袀鳌罚骸?吳 人憐之,為立祠於 江 上,因命曰 胥山 ?!?南朝 宋 鮑照 《發(fā)后渚》詩:“ 江 上氣早寒,仲秋始霜雪。” 唐 岑參 《餞王崟判官赴襄陽道》詩:“津頭 習(xí)氏宅 , 江 上 夫人城 ?!?沉尹默 《燕歸梁》詞:“江上花開趁蝶尋,拚買醉千金?!?/p>
(2).江面上?!妒酚洝の樽玉懔袀鳌罚骸?伍胥 遂與 勝 獨(dú)身步走,幾不得脫。追者在后。至 江 , 江 上有一漁父乘船,知 伍胥 之急,乃渡 伍胥 ?!?唐 崔顥 《黃鶴樓》詩:“日暮鄉(xiāng)關(guān)何處是?煙波 江 上使人愁?!?宋 蘇軾 《江神子·江景》:“忽聞江上弄哀箏,苦含情,遣誰聽?” 清 黃景仁 《太白墓》詩:“清風(fēng) 江 上灑然來,我欲因之寄微慕?!?/p>
(3).江中。 宋 蘇轍 《初發(fā)嘉山》詩:“洗硯去殘墨,遍水如黑霧。至今江上魚,頂有遺墨處?!?/p>
柳枝
(1).柳樹的枝條。 唐 岑參 《送懷州吳別駕》詩:“ 灞上 柳枝黃,壚頭酒正香?!?元 貫云石 《殿前歡》曲:“夜啼烏,柳枝和月翠扶疎?!薄都t樓夢》第二六回:“不期這一哭,那些附近的柳枝花朵上宿鳥棲鴉,一聞此聲,俱‘忒楞楞’飛起遠(yuǎn)避,不忍再聽?!?巴金 《抹布集·第二的母親》:“白的衣服、紅的凈水瓶、綠的柳枝,我都記得很清楚?!?/p>
(2).古樂府曲調(diào)名。又稱《楊柳枝》。 后蜀 何光遠(yuǎn) 《鑒誡錄·亡國音》:“《柳枝》者,亡 隋 之曲。 煬帝 將幸 江都 ,開 汴河 ,種柳……有是曲也?!?宋 張先 《武陵春》詞:“看著嬌妝聽《柳枝》,人意覺春歸。”
(3).詞調(diào)名。又稱《楊柳枝》。蓋由樂府橫吹曲《折揚(yáng)柳》演變而來。有三體:(1)單調(diào),二十八字,四句,句七字。平韻。形似七言絕句,聲律較靈活,平仄不拘定。 前蜀 牛嶠 《柳枝》詞五首即用此調(diào)。(2)雙調(diào),四十字。上、下片各以七、三、七、三字為句。平韻。 前蜀 張泌 《柳枝》詞即三、七、三字為句,共三十二實(shí)字;另在第一、二、四句之下各加和聲(亦稱“ 和歌 ”)“柳枝”,共十二虛字,合為四十四字。參閱 清 萬樹 《詞律》卷一。
(4).詞曲歌唱時(shí)的和聲,無義。 宋 朱敦儒 《柳枝》詞:“ 江 南岸(柳枝), 江 北岸(柳枝),折送行人無盡時(shí),恨分離(柳枝)。酒一杯(柳枝),淚雙垂(柳枝),君到 長安 百事違,幾時(shí)歸(柳枝)!”
(5).侍姬名。 唐 韓愈 侍姬之名。 宋 陳師道 《后山詩話》:“﹝ 韓愈 ﹞老有二妓,號(hào) 絳桃 、 柳枝 ?!?/p>
(6).侍姬名。 唐 白居易 侍姬 小蠻 善舞,腰似柳枝, 樊素 善歌《楊柳枝》,因以為兩人的昵稱。 唐 白居易 《別柳枝》詩:“兩枝楊柳小樓中,嫋娜多年伴醉翁。明日放歸歸去后,世間應(yīng)不要春風(fēng)!” 唐 白居易 《對(duì)酒有懷寄李十九郎中》詩:“往年江外拋 桃葉 ,去歲樓中別 柳枝 。”自注:“ 樊 蠻 也。”
岑參名句,江上春嘆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