視罔不正,終然允藏龍臥虎
出自宋代佚名《紹興祀大火十二首》:
有出相藏,伏見靡常。
相我國家,鑒觀四方。
視罔不正,終然允藏龍臥虎。
神其來格,明德聲香。
注釋參考
不正
(1).不端正;不正派;不正當(dāng)。《論語·子路》:“身不正,雖令不從。” 漢 劉向 《列女傳·趙悼倡后》:“ 倡后 淫佚不正,通於 春平君 。” 唐 韓愈 《潮州謝孔大夫狀》:“積之於室,非廉者所為;受之於官,名且不正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三二:“目不欲視不正之色,耳不欲聽丑穢之言?!?茅盾 《子夜》十四:“我聽說這件事是 屠維岳 理虧,是他自己先做得不正?!?/p>
(2).無政,謂政治混亂?!兑葜軙の浞Q》:“岠嶮伐夷,併小奪亂,﹝辟﹞強(qiáng)攻弱而襲不正,武之經(jīng)也?!?朱右曾 校釋:“不正,猶言無政?!?/p>
(3).猶不準(zhǔn)確。 唐 李白 《青山獨(dú)酌》詩:“青黛畫眉紅錦靴,道字不正嬌唱歌。”
(4).不純正。 明 郎瑛 《七修類稿·辯證九·甜酒灰酒》:“予以二酒相和味且不正,兼之石灰苦烈,何好之有?”
謂不征稅。正,通“ 征 ”。征,賦稅。《管子·戒》:“關(guān)幾而不正,市正而不布?!?/p>
藏龍臥虎
藏龍臥虎 (cánglóng-wòhǔ) 藏伏著蛟龍,隱臥著猛虎。比喻未被發(fā)現(xiàn)的人才 hidden people of talent;uncovered talent 在中州地面,四通八達(dá)乃是藏龍臥虎之地,英雄薈萃之區(qū)。——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 成語解釋指隱藏著未被發(fā)現(xiàn)的人才,也指隱藏不露的人才。藏龍臥虎出處北周·庾信《同會(huì)河陽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》詩:“暗石疑藏虎,盤根似臥龍。”使用例句在中州地面,四通八達(dá),乃是藏龍臥虎之地,英雄薈萃之區(qū),非同小地方可比。佚名名句,紹興祀大火十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