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宋無名氏《虞美人》
悲商吹盡枝間綠。絳萼含冰玉。為誰攙早冒寒開。應(yīng)念天涯憔悴、挽春回。玉壺自酌清漪滿。又識東風(fēng)面。夜深斜月印窗紗。好在數(shù)枝疏瘦、兩三花。
注釋參考
在數(shù)
在數(shù) (zàishù) 在天數(shù)之內(nèi)(迷信) be doomed 在數(shù)難逃 在數(shù)額之內(nèi) be one of 小組參加游園的人有十人,你也在數(shù)疏瘦
亦作“疎瘦”。亦作“踈瘦”。猶消瘦;清瘦?!稌x書·王羲之等傳論》:“ 獻之 雖有父風(fēng),殊非新巧。觀其字勢疏瘦,如隆冬之枯樹?!?唐 鄭處誨 《明皇雜錄·韋詵》:“ 韋氏 舉家視之簾下,寬衣碧衫,踈瘦而長。” 宋 張耒 《寄答參寥》詩之五:“蕭蕭江湖客,疎瘦若秋竹?!?宋 陸游 《齊天樂·三榮人日游龍洞作》詞:“漫禁得梅花,伴人疎瘦。”
三花
(1).三花樹的略稱。 唐 李白 《贈嵩少山焦煉師》詩:“二室凌青天,三花含紫煙?!?明 何景明 《簡汝立》詩:“ 少室 三花無客采, 小山 叢桂有人攀?!?清 周亮工 《哭陳磐生》詩:“詩能傳五葉,筆已秀三花?!眳⒁姟?三花樹 ”。
(2).三辮;三片。 唐 白居易 《和春深詩》:“鳳書裁五色,馬鬣剪三花?!?明 湯顯祖 《牡丹亭·圓駕》:“那 秦太師 他一進門,忒楞楞的黑心搥敢搗了千下,淅另另的紫筋肝剁作三花?!?/p>
(3).道教指人的精、氣、神。 唐 呂巖 《五言》詩:“陰陽烹五彩,水火鍊三花。”參見“ 三花聚頂 ”。
(4). 宋 蘇軾 《三朵花》詩序:“吾州有異人,常戴三朵花,莫知其姓名,郡人因以‘三朵花’名之,能作詩,皆神仙意?!焙笠蛞怨隰⑷ㄖ感逕挼玫?。 金 元好問 《同希顏欽叔玉華谷還會善寺即事》詩之二:“鐵笛不曾從二草,頭巾久已掛三花。”
佚名名句,虞美人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