惆悵繚坦暮,茲山聞暗蟲。
出自唐朝常袞《早秋望華清宮樹因以成詠》
可憐云木叢,滿禁碧濛濛。色潤靈泉近,陰清輦路通。
玉壇標(biāo)八桂,金井識雙桐。交映凝寒露,相和起夜風(fēng)。
數(shù)枝盤石上,幾葉落云中。燕拂宜秋霽,蟬鳴覺晝空。
翠屏更隱見,珠綴共玲瓏。雷雨生成早,樵蘇禁令雄。
野藤高助綠,仙果迥呈紅。惆悵繚坦暮,茲山聞暗蟲。
注釋參考
惆悵
惆悵 (chóuchàng) 傷感;愁悶;失意 melancholy 羈旅而無友生,惘悵兮而私自憐?!冻o·九辯》 惆悵人亡書亦絕,后人無復(fù)見《青囊》!——《三國演義》 既自以心為形役,奚惆悵而獨悲?——陶淵明《歸去來兮辭》暗蟲
指生活在陰暗地方的蟋蟀之類昆蟲。 唐 張仲素 《秋夜曲》:“秋逼暗蟲通夕響,征衣未寄莫飛霜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聞蟲》詩:“暗蟲唧唧夜綿綿,況是秋陰欲雨天?!?/p>
常袞名句,早秋望華清宮樹因以成詠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