耽耽北山虎,食人不知數(shù)。
出自宋朝陸游《十月二十六日夜夢行南鄭道中既覺恍然攬筆作》
孤云兩角不可行,望云九井不可渡。
嶓冢之山高插天,漢水滔滔日東去。
高皇試劍石為分,草沒苔封猶故處。
將壇坡陀過千載,中野疑有神物護(hù)。
我時在幕府,來往無晨暮。
夜宿沔陽驛,朝飯長木舖。
雪中痛飲百榼空,蹴踏山林伐狐兔。
耽耽北山虎,食人不知數(shù)。
孤兒寡婦讎不報,日落風(fēng)生行旅懼。
我聞投袂起,大呼聞百步,奮戈直前虎人立,吼裂蒼崖血如注。
從騎三十皆秦人,面青氣奪空相顧。
國家未發(fā)度遼師,落魄人間傍行路。
對花把酒學(xué)醞藉,空辱諸公誦詩句。
即今衰病臥在床,振臂猶思傋征戍。
南人孰謂不知兵?昔者亡秦楚三戶!
注釋參考
耽耽
(1).眈眈。威嚴(yán)注視貌。亦形容貪婪地注視?!兑住ゎU》:“虎視耽耽,其欲逐逐?!?宋 蘇軾 《見長蘆天禪師》詩之一:“瑟瑟寒松露骨,耽耽病虎垂頭?!币槐咀鳌?眈眈 ”。 清 黃宗羲 《機(jī)山錢公神道碑銘》:“逆黨恨甚,割臂而盟,耽耽思以奇計(jì)中之?!?清 薛福成 《滇緬分界大概情形疏》:“數(shù)十年來,西洋諸國競知 中國 幅員遼闊,又有不爭遠(yuǎn)土之名,一遇界務(wù),鮮不為耽耽之視?!?/p>
(2).深邃貌?!段倪x·張衡<西京賦>》:“大夏耽耽,九戶開闢?!?薛綜 注:“耽耽,深邃之貌也?!薄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玄蔭耽耽,清流亹亹。” 李善 注:“耽耽,樹陰重貌?!?宋 王禹偁 《歸云洞》詩:“碧洞何耽耽,呀然倚山根。” 清 惲敬 《吳城萬壽宮碑銘》:“廣場千尋,連翰重墻,中周四隅,耽耽翼翼?!?/p>
北山
(1).泛指北面的山?!对姟ば⊙拧つ仙接信_》:“南山有臺,北山有萊。” 唐 李白 《題元丹丘潁陽山居》詩:“卻顧北山斷,前瞻南嶺分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四:“此去東山又北山,鏡中強(qiáng)半尚紅顏。”
(2).山名。即 北邙山 。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。《左傳·昭公二十二年》:“夏四月,王田 北山 ,使公卿皆從?!?杜預(yù) 注:“ 北山 , 洛 北芒 也?!薄段倪x·陸機(jī)<君子有所思行>》:“命駕登 北山 ,延佇望城郭?!?劉良 注:“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?!?/p>
(3).山名。即 鐘山 ,又名 紫金山 。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?!段倪x·孔稚圭<北山移文>》 呂向 題解:“ 鐘山 在都北。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,后應(yīng)詔出為 海鹽縣 令。今欲卻過此山, 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,使不許得至,故云‘北山移文’。” 清 吳偉業(yè) 《途中遇雪即事言懷》詩:“有道寧徵 管 ,無才卻薦 嵇 。 北山 休誚讓, 東觀 豈攀躋?!?/p>
食人
(1).侍候人?!肚f子·應(yīng)帝王》:“﹝ 列子 ﹞三年不出,為其妻爨,食豕如食人。” 陸德明 釋文:“食,音嗣?!?/p>
(2).供人食用?!盾髯印じ粐罚骸胺蛱斓刂f物也,固有餘,足以食人矣。”
不知
是指對于某種事物不清楚和不理解,和知道的意思相反。陸游名句,十月二十六日夜夢行南鄭道中既覺恍然攬筆作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