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吳芾《挽姚君二首》:
晚得田園趣,平居樂有余。
好賢聞善道,奉佛契真如。
往事歌謠在,浮生夢紀虛。
我慚居堊室,無路挽靈車。
注釋參考
聞善
謂聞知善言善行。語本《孟子·盡心上》“ 舜 之居深山之中,與木石居,與鹿豕游,其所以異於深山之野人者幾希;及其聞一善言,見一善行,若決 江 河 ,沛然莫之能御也。”《孔子家語·六本》:“聞善必躬行之,然后導之,是夫子之能勞也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送從兄偁罷選歸江淮詩序》:“夫聞善不慕,與聾聵同?!?/p>
真如
佛教語。梵文Tathatā或Bhūtatathatā的意譯。謂永恒存在的實體、實性,亦即宇宙萬有的本體。與實相、法界等同義。 南朝 梁 蕭統(tǒng) 《謝敕賚制旨大集經(jīng)講疏啟》:“同真如而無盡,與日月而俱懸?!薄冻晌ㄗR論》卷九:“真謂真實,顯非虛妄;如謂如常,表無變易。謂此真實,於一切位,常如其性,故曰真如。” 明 屠隆 《曇花記·西游凈土》:“霞幢被,寶座趺,靈光隨處現(xiàn)真如。”《紅樓夢》第八七回:“屏息垂簾,跏趺坐下,斷除妄想,趨向真如?!?范文瀾 《唐代佛數(shù)·佛教各派》:“事物生滅變化,都不離真如。故真如即萬法(事物),萬法即真如。真如與萬法,無礙融通?!?/p>
吳芾名句,挽姚君二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