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錢鳳綸《哭伯兄》:
在昔皇天傾,覆卵無完理。
兄不即殉身,感奮良有以。
摩挲雙匕首,一夕再三起。
千鈞重一發(fā),恐復(fù)憂天只。
荏苒歲月間,隱痛入骨髓。
未戡仇人胸,抱疾忽焉死。
尸床目不瞑,不繼非人子。
尚有娥親在,李壽汝莫喜。
注釋參考
不即
不就?!蹲髠鳌ふ压辍罚骸懊衽?,不即其事?!?楊伯峻 注:“即,就也。”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闔閭傳》:“今子與神鬭於水,亡馬失御,又受眇目之病,形殘名勇,勇士所恥,不即喪命於敵而戀其生,猶傲色於我哉!”《隋書·禮儀志一》:“望是不即之名,豈容局於星海,拘於岳瀆?”
殉身
《孟子·盡心上》:“天下有道,以道殉身?!?趙岐 注:“殉,從也。天下有道,得行王道,道從身施,功實也?!焙笾笧檫_到某種目的而獻身。 清 姚瑩 《來孝女傳》:“世有以殉身為愚孝者,觀於 來 女,可爽然也?!?/p>
感奮
感奮 (gǎnfèn) 因受感觸而精神振奮 be moved and inspired;be fired with enthusiasm 主席的講話令人感奮 )曰:“與其坐而待亡,孰若起而拯之?諸君無意則已,諸君而有意,瞻予馬首可以。”眾皆感奮。—— · 《清稗類鈔·戰(zhàn)事類》有以
(1).猶有因。有道理;有規(guī)律?!对姟ぺL(fēng)·旄丘》:“何其久也?必有以也。”《史記·田儋列傳》:“﹝ 橫 ﹞遂自剄,令客奉其頭,從使者馳奏之 高帝 。 高帝 曰:‘嗟乎,有以也夫!起自布衣,兄弟三人更王,豈不賢乎哉!’” 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豈虛名之可立,良致霸其有以?!?唐 白居易 《黑龍飲渭賦》:“或隱或見,時行時止,順冬夏而無乖,應(yīng)昏明而有以。” 宋 葉紹翁 《四朝聞見錄·武林》:“ 武林山 出 武林 水, 靈隱 后山毋乃是此山,亦復(fù)用此名,細考其來真有以。”
(2).猶有為。有所作為?!独献印罚骸氨娙私杂幸裕要氼B似鄙?!?王弼 注:“以,用也。皆欲有所施用也?!?/p>
(3).猶有何。有什么?!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皊ha{1-1}人以梃與刃,有以異乎?”
(4).表示具有某種條件、原因等?!秾O子·九變》:“故用兵之法,無恃其不來,恃吾有以待也;無恃其不攻,恃吾有所不可攻也?!薄妒酚洝せ搓幒盍袀鳌罚骸?信 喜,謂漂母曰:‘吾必有以重報母?!?宋 葉適 《安集兩淮申省狀》:“自古立國,未嘗不有以處之也;無以處之,則地為棄地而國誰與共守!” 嚴復(fù) 《原強》:“彼西洋者,無法與法并用而皆有以勝我者也?!?/p>
錢鳳綸名句,哭伯兄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