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張喬《送友人歸袁州》:
袁江猿鳥清,曾向此中行。
才子登科去,諸侯掃榻迎。
山藏明月浦,樹繞白云城。
遠(yuǎn)想安親后,秋風(fēng)夢不驚。
注釋參考
中行
(1).行為合乎中庸之道的人?!墩撜Z·子路》:“不得中行而與之,必也狂狷乎!”
(2).泛指中庸之道。 清 姚鼐 《方侍廬先生墓志銘》:“先生默默,獨(dú)守中行。”
(3).中等德行?!盾髯印ぷ拥馈罚骸叭胄⒊龅?,人之小行也。上順下篤,人之中行也?!?/p>
(1).中軍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八年》:“ 晉侯 作三行以御 狄 , 荀林父 將中行。”《吳越春秋·夫差內(nèi)傳》:“ 范蠡 在中行,左手提鼓,右手操枹而鼓之?!眳⒁姟?三行 ”。
(2).中列?!秴亲印钍俊罚骸办妒?武侯 設(shè)坐廟廷,為三行饗士大夫。上功坐前行,餚席兼重器上牢;次功坐中行,餚席器差減?!?/p>
(3). 唐 宋 時,尚書省分六部為三行。以兵、吏及左右司為“前行”,刑、戶為“中行”,工、禮為“后行”。見 宋 王溥 《唐會要·尚書省諸司上》。
(4).復(fù)姓。 漢 有 中行說 。見《史記·匈奴列傳》。
張喬名句,送友人歸袁州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