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載高夷齊,采薇忘其生,周公述易象,所以貴幽貞
出自宋代陸游《雜興十首以貧堅志士節(jié)病長高人情為韻》:
君子尚大節(jié),又甚惡不情,魯連故可人,用意終近名。
千載高夷齊,采薇忘其生,周公述易象,所以貴幽貞。
去圣雖已遠,江左見淵明;我讀飲酒詩,朱弦有遺聲。
雜興又此身漂蕩等流槎,陋巷無心長草萊,柴門偶自不曾開。
余齡漸迫諸孫長,徂歲將窮積雪來。
旦欲燎衣無宿燼,暮思赬頰但空罍。
孰知自有忘憂處,遶坐新書正作堆。
注釋參考
千載
千年。形容歲月長久?!稘h書·王莽傳上》:“於是羣臣乃盛陳‘ 莽 功德致 周 成 白雉之瑞,千載同符’?!?唐 韓愈 《歧山下》詩:“自從 公旦 死,千載閟其光。” 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三年喪》:“惟我 純皇 孝摯性成,力阻浮議,使千載之陋,更於一旦?!?/p>
夷齊
伯夷 和 叔齊 的并稱?!犊讌沧印り愂苛x》:“ 夷 齊 無欲,雖 文 武 不能制?!?唐 李白 《梁園吟》:“持鹽把酒但飲之,莫學 夷 齊 事高潔?!?廖仲愷 《有感》詩:“扣馬 夷 齊 思止暴,亡羊 臧 谷 共傷時?!眳⒁姟?夷叔 ”。
采薇
殷 末, 孤竹君 二子 伯夷 、 叔齊 ,反對 周武王 伐 紂 ,曾叩馬而諫。 周 代 殷 而有天下后,他們“義不食 周 粟”,隱于 首陽山 ,采薇蕨而食,及饑且死,作歌曰:“登彼西山兮,采其薇兮,以暴易暴兮,不知其非兮。 神農(nóng) 、 虞 、 夏 忽焉沒兮,我安適歸兮?于嗟徂兮,命之衰矣。遂餓死于 首陽山 ?!币姟妒酚洝げ牧袀鳌贰:笠浴皰褶薄敝笟w隱。其歌稱《採薇歌》,后人譜為琴曲,稱《採薇操》,亦省稱《採薇》。見《樂府詩集·瑟曲歌辭一·<採薇操>序》引《琴集》及《樂府解題》。 晉 葛洪 《抱樸子·任命》:“愿先生委龍蛇之穴,升利見之涂……採薇何足多慕乎?” 唐 王維 《送別》詩:“遂令 東山 客,不得顧採薇。” 宋 王禹偁 《賢人不家食賦》:“當年 漢 殿,猶聞索米之言;今日 商山 ,不見採薇之老?!?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梁生》:“而今一發(fā)窮無告,不久西山唱《採薇》?!?/p>
(1).《詩·小雅》篇名?!丁丛姟敌颉罚骸?文王 之時,西有 昆夷 之患,北有 玁狁 之難,以天子之命命將率,遣戍卒,以守衛(wèi)中國,故歌《采薇》以遣之?!焙笏煲浴安赊薄弊髡{(diào)遣士卒的典故。 清 姚鼐 《吳戍橋》詩:“上相歌《采薇》,嚴軍入懸瓠?!?/p>
(2).《史記·伯夷列傳》載, 周武王 滅 殷 之后,“ 伯夷 、 叔齊 恥之,義不食 周 粟,隱於 首陽山 ,采薇而食之。”后因以“采薇”指歸隱或隱遁生活。 三國 魏 嵇康 《幽憤詩》:“采薇山阿,散髮巖岫,永嘯長吟,頤性養(yǎng)壽?!?唐 杜甫 《別董颋》詩:“當念著皂帽,采薇青云端。”《歸潛志》卷十四引 元 劉肅 詩:“二 陸 不可作,故山歸采薇?!?/p>
(3).指亡國。 黃人 《<清文匯>序》:“播佳種於龍野,存國粹於滄桑,以塞麥秀,采薇之痛?!?/p>
忘其
同“ 亡2其 ”。同“ 妄2其 ”。選擇連詞。猶抑?!稇?zhàn)國策·趙策二》:“不識三國之憎 秦 而愛 懷 邪,忘其憎 懷 而愛 秦 邪?” 褚祖耿 集注引 王引之 曰:“忘與亡同。亡其,轉(zhuǎn)語詞也?!?/p>
周公
(1). 西周 初期政治家。姓 姬 名 旦 ,也稱 叔旦 。 文王 子, 武王 弟, 成王 叔。輔 武王 滅 商 。 武王 崩, 成王 幼, 周公 攝政。東平 武庚 、 管叔 、 蔡叔 之叛。繼而厘定典章、制度,復(fù)營 洛邑 為 東都 ,作為統(tǒng)治中原的中心,天下臻于大治。后多作圣賢的典范。參閱《史記·魯周公世家》。
(2). 春秋 時天子之宰、卿士的通稱。《左傳·僖公五年》:“秋,諸侯盟。王使 周公 召 鄭伯 。” 杜預(yù) 注:“ 周公 ,宰 孔 也?!?清 王鳴盛 《蛾術(shù)編·說人三》:“周公,泛指 春秋 時天子之宰,卿士。 莊公 十六年,有 周公 忌父 ; 僖公 五年,有宰 周公孔 ,非 周公旦 明矣。”
(3).《論語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甚矣吾衰也,久矣吾不復(fù)夢見 周公 ?!焙笠蛞浴皦粢娭芄庇饕箟??;蚴∽鳌爸芄?。 唐 盧仝 《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》詩:“日高丈五睡正濃,軍將叩門驚 周公 ?!?/p>
所以
所以 (suǒyǐ) 表示因果關(guān)系,常與“因為”連用 so;therefore 因為刻苦訓練,所以成績提高很快 指實在的情由或適當舉動 should be;have to 忘乎所以 所用;用來 use 夫仁義辨智,非所以持國也 原因;緣故 reason;origin 故今具道所以?!巍?王安石《答司馬諫議書》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?!醢彩队伟U山記》幽貞
(1).語出《易·履》:“履道坦坦,幽人貞吉?!焙蠖嘁浴坝呢憽敝鸽[士。 南朝 宋 顏延之 《拜陵廟作》詩:“幼壯困孤介,末暮謝幽貞?!?唐 韓愈 《復(fù)志賦》:“假大龜以視兆兮,求幽貞之所廬。” 清 劉大櫆 《方府君墓志銘》:“近代以來,貴祿仕而賤幽貞?!?/p>
(2).指高潔堅貞的節(jié)操。 清 張之洞 《讀史絕句》:“ 伯玉 幽貞孤竹詠, 延清 鯁直老松詩?!?/p>
陸游名句,雜興十首以貧堅志士節(jié)病長高人情為韻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