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李商隱《人日即事》:
文王喻復今朝是,子晉吹笙此日同。
舜格有苗旬太遠,周稱流火月難窮。
鏤金作勝傳荊俗,翦彩為人起晉風。
獨想道衡詩思苦,離家恨得二年中。
注釋參考
鏤金
(1).雕鏤物體,中間嵌金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魏》:“帝以文車十乘迎之,車皆鏤金為輪輞?!?唐 李商隱 《人日即事》詩:“鏤金作勝傳 荊 俗,翦綵為人起 晉 風。”
(2).特指古代貨幣上的字或圖形向內低凹。 金 元好問 《續(xù)夷堅志·古錢》:“﹝ 王莽 大錢﹞復有錢背四出文者。榆莢,其文一曰五金,一曰五朱,殆分銖為二也。既有涌金,亦有鏤金。 開元 錢,有涌金月牙,復有鏤金月牙?!?/p>
翦彩
(1).古代正月七日,以金銀箔或彩帛剪成人或花鳥圖形,插于發(fā)髻或貼在鬢角上,也有貼于窗戶、門屏,或掛在樹枝上作為裝飾的,謂之“翦綵”。 南朝 梁 宗懔 《荊楚歲時記》:“正月七日,為人日,以七種菜為羹,翦綵為人,或鏤金薄為人,以貼屏風,亦戴之頭鬢,又造華勝以相遺,登高賦詩?!?唐 李商隱 《人日即事》詩:“鏤金作勝傳 荊 俗,翦綵為人起 晉 風。” 宋 蘇軾 《次韻劉貢父春日賜幡勝》:“鏤銀錯落翻斜月,翦綵繽紛舞慶霄?!?/p>
(2).形容花開繁茂。 宋 司馬光 《獨樂園新春》詩:“曲沼揉藍通底緑,新梅翦綵壓枝繁?!?/p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