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李覯《讀史》:
子長漢良史,筆鋒頗雄剛。
惜哉聞道寡,氣志苦不常。
心如蟲絲輕,隨風東西揚。
一事若可喜,不顧道所長。
公言絀原憲,俠賊乃為良。
仁義謂足羞,貨殖比君王。
黃老生六經(jīng),斯言固猖狂。
吁嗟夫子沒,兩觀無刑章。
予懷班孟堅,駁議何洋洋。
傳與后世人,慎思其否臧。
注釋參考
駁議
駁議 (bóyì) correct 對別人主張、建議進行辯駁(多指書面的) 駁斥別人時提出的意見(多指書面的) 祖沖之勇敢地進行了辯論,寫出了一篇非常有名的駁議,指《辯戴法興難新歷》 臣屬向皇帝上書的一種,多指在書中駁斥別人的意見。如:柳宗元的《駁復仇議》洋洋
洋洋 (yángyáng) 形容眾多或豐盛 numerous;copious 洋洋萬言 盛大 grand;magnificent 河水洋洋 廣遠無涯 vast 牧野洋洋 美善 fine;good 聲藹洋洋 洋洋德音 喜樂 happy 喜氣洋洋 其喜洋洋者矣?!巍?范仲淹《岳陽樓記》 形容聲音響亮 loud 鐘磬洋洋 流水聲洋洋李覯名句,讀史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