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唐代杜荀鶴《投鄭先輩》:
匣中長劍未酬恩,不遇男兒不合論。
悶向酒杯吞日月,閑將詩句問乾坤。
寧辭馬足勞關(guān)路,肯為漁竿憶水村。
兩鬢欲斑三百首,更教裝寫傍誰門。
注釋參考
三百
《論語·為政》:“子曰:‘詩三百,一言以蔽之,曰:思無邪?!?刑昺 疏:“按今《毛詩序》凡三百一十一篇,內(nèi)六篇亡,今其存者有三百五篇,今但言三百篇,故曰篇之大數(shù)?!焙笠浴叭佟敝复对娊?jīng)》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明詩》:“三百之蔽,義歸無邪?!?清 姚鼐 《<敦拙堂詩集>序》:“文士得三百之義者,莫如 杜子美 。”參見“ 三百篇 ”。
誰門
哪一家。 唐 杜甫 《孟氏》詩:“卜鄰慚近舍,訓(xùn)子學(xué)誰門。” 唐 杜甫 《冬深》詩:“風(fēng)濤暮不穩(wěn),捨棹宿誰門?!?/p>
杜荀鶴名句,投鄭先輩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