辯論黼座側,聽納天顏怡
出自宋代王撝《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》:
嵯峨武夷山,中有梁棟姿。
鳳凰鳴高崗,隱見視其時。
孰若阿房宮,下容五丈旗。
孰奏簫韶樂,和聲召來儀。
才大古人用,論高人先知。
晦翁千載人,源流有余師。
衣傳正大學,時吐蹇諤辭。
國步方險艱,憂端終南齊。
袖有濟時策,真言瑯玕披。
忠嘉計稷契,不事激與隨。
辯論黼座側,聽納天顏怡。
林林陛楯郎,相顧胥嘆咨。
中有張萬福,拜賀太平基。
正賴中流柱,障瀾使東之。
胡為勇於去,神龍不容羈。
平生廉靖操,為國張四維。
西風送漢節(jié),凜凜和霜威。
皇華馳周顯,書錦輝繡衣。
沮臺占二星,今夕躔已移。
江右九州地,俗弊民已疲。
高褰赤帷裳,下照及隱微。
刑清民乃服,莠除昔始滋。
烹鮮戒政擾,漏魚寧綱稀。
要令珥筆俗,洗心學書詩。
更令佩犢子,竭力事耘耔。
鄱江歇瀾波,貫索韜光輝。
丕變東楚俗,若詠洙泗涯。
小試大儒效,泰山一毫釐。
寧如立本朝,措世復雍熙。
無容孔席暖,佇興宣室思。
歸來納絳節(jié),平登黃扉葉。
富貴推不去,乘留復須疑。
注釋參考
辯論
辯論 (biànlùn) 見解不同的人彼此闡述理由,辯駁爭論 argue;debate 關于這樁事你可以常常來和我辯論黼座
(1).帝座。天子座后設黼扆,故名。 元 袁桷 《次韻正旦會朝詩》:“香擁袞龍開黼座,風廻笙鶴舞鈞天?!?清 陳夢雷 《西洋貢獅子賦》:“皇帝御極十有七載,凝龍圖於黼座,握鳳歷於璇宮。”《清史稿·禮志七》:“ 乾隆 五十年,設宴 乾清宮 ……年最高者,如百五歲司業(yè)銜 郭鐘岳 等,得隨一品大臣同趨黼座,親與賜觴。”
(2).借指天子。 宋 林逋 《送范希文寺丞》詩:“黼座垂精正求治,何時條對召公車。” 宋 洪邁 《容齋三筆·吾家四六》:“黼座端臨,五帝神圣而其臣莫及?!?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詩話下·王文恪公》:“﹝ 林文忠公 詩﹞風雷何日金縢發(fā),葵藿難通黼座陳?!?/p>
聽納
聽從采納;聽諫納善。《后漢書·桓譚傳》:“臣 譚 伏聞陛下窮折方士黃白之術,甚為明矣;而乃欲聽納讖記,又何誤也!”《新唐書·李絳傳》:“ 玄宗 嘗歷試官守,知人之艱難,臨御初,任用 姚崇 、 宋璟 ,勵精聽納,故左右前后皆正人也?!?宋 蘇軾 《代張方平諫用兵書》:“誠見陛下圣德寬大,聽納不疑?!?明 張居正 《請戒諭群臣疏》:“有言責者,公是公非,各宜奮讜直,以資聽納。”
天顏
天子的容顏。 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勾踐歸國外傳》:“羣臣拜舞天顏舒,我王何憂能不移?!?唐 杜甫 《紫宸殿退朝口號》:“晝漏稀聞高閣報,天顏有喜近臣知。” 清 沉復 《浮生六記·浪游記快》:“恭辦南斗圩行宮,得第二次瞻仰天顏。”
王撝名句,游佑七年丁未十一月朔蔡久軒自江東提刑歸抵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