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佚名《滿庭芳》:
百歲光陰,渾如一夢,不覺過春秋。
憨癡愚昧,日夜為家憂。
衣食前生注定,更何須、物外貪求。
當(dāng)思忖,深坑火院,終日個如囚。
諸公聽我勸,兒孫福祿,莫與為牛。
把恩情挫碎,物外精求。
管甚紅輪西墜,盡教他,月出東頭。
降心定,回頭是岸,咫尺到瀛洲。
注釋參考
心定
心安。 茅盾 《子夜》十七:“他倒心定一些了。”
回頭是岸
回頭是岸 (huítóu-shì’àn) “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”是佛教勸人改悔的話。意思是掉進(jìn)苦海的罪人只要能覺悟回頭,就能到達(dá)彼岸。比喻犯錯誤的人只要悔改,就會有出路 repent and be saved;If one only turns his head,there is the shore 世兄果不嫌家伯語重,何難回頭是岸,萬不可面從腹誹。——清· 李綠園《歧路燈》 成語解釋佛教語。意指塵世如同苦海,無邊無際,只有悟道,才能獲得超脫。亦以比喻罪惡雖重,只要悔改,便有出路?;仡^是岸出處宋·朱熹《朱子語類》卷五十九:“知得心放,此心便在這里,更何用求?適見道人題壁云:‘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。’說得極好?!笔褂美鋫髑榧暮奕f千番,藕絲斷,情難斷,苦海無邊,回頭是岸。咫尺
咫尺 (zhǐchǐ) 比喻相距很近 very close 天威不違顏咫尺?!蹲髠鳌べ夜拍辍?咫尺之遙 比喻微小 small 無咫尺之功瀛洲
亦作“ 瀛州 ”。1.傳說中的仙山?!读凶印珕枴罚骸?渤海 之東,不知幾億萬里……其中有五山焉,一曰 岱輿 ,二曰 員嶠 ,三曰 方壺 ,四曰 瀛洲 ,五曰 蓬萊 ……所居之人,皆仙圣之種。”《史記·秦始皇本紀(jì)》:“ 齊 人 徐市 等上書,言海中有三神山,名 蓬萊 、 方丈 、 瀛洲 ,僊人居之?!?唐 李白 《夢游天姥吟留別》:“海客談 瀛洲 ,煙濤微茫信難求?!?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鄒林游學(xué)》:“ 瀛洲 同泛濟(jì)川船,伊吾共仗屠龍劍?!?/p>
(2).借指 日本 。 章炳麟 《獄中贈鄒容》詩:“ 鄒容 吾小弟,被髮下 瀛洲 。” 魯迅 《集外集·<題三義塔>詩》:“偶值大心離火宅,終遺高塔念 瀛洲 ?!?/p>
(3). 唐太宗 為網(wǎng)羅人才,設(shè)置文學(xué)館,任命 杜如晦 、 房玄齡 等十八名文官為學(xué)士,輪流宿于館中,暇日,訪以政事,討論典籍。又命 閻立本 畫像, 褚亮 作贊,題名字爵里,號“十八學(xué)士”。時人慕之,謂“登瀛洲”。事見《新唐書·褚亮傳》。后來的詩文中常用“登瀛洲”、“瀛洲”比喻士人獲得殊榮,如入仙境。 宋 王禹偁 《病起歸思》詩之二:“四十為郎非不偶,況曾提筆直 瀛州 ?!?明 沉鯨 《雙珠記·廷對及第》:“朝登 瀛洲 ,暮賜蓮炬?!?清 陳夢雷 《楊椒山先生祠》詩:“釁開馬市英魂恨,廟煥 瀛洲 俎豆香?!眳⒁姟?登瀛洲 ”。
佚名名句,滿庭芳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8完美奶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