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清代梁啟超《志未酬》:
志未酬,志未酬,問君之志幾時酬?志亦無盡量,酬亦無盡時。
世界進(jìn)步靡有止期,吾之希望亦靡有止期。
眾生苦惱不斷如亂絲,吾之悲憫亦不斷如亂絲。
登高山復(fù)有高山,出瀛海復(fù)有瀛海。
任龍騰虎躍以度此百年兮,所成就其能幾許?雖成少許,不敢自輕,不有少許兮,多許奚自生。
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遠(yuǎn)兮,其孰能無感于余情。
吁嗟乎,男兒志兮天下事,但有進(jìn)兮不有止,言志已酬便無志。
注釋參考
望前
望日之前?!端疂G傳》第一○六回:“此時正是八月中旬,望前天氣,那輪幾望的明月,照耀的如白晝一般。”
宏廓
(1).寬宏。《陳書·后主紀(jì)》:“ 高宗 爰自在田,雅量宏廓,登庸御極,民歸其厚?;菀允瓜?,寬以容眾?!?宋 張世南 《游宦紀(jì)聞》卷十:“ 凝式 本名家,既不遇時,而 唐 梁 之際,以節(jié)義自立。襟量宏廓,竟免 五季 之禍。”
(2).遠(yuǎn)大;廣大。 唐 符載 《禮部裴員外說寫真贊文》:“體岸恢峻,神機(jī)宏廓。” 梁啟超 《志未酬》詩:“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遠(yuǎn)兮,其孰能無感于余情?”
(3).博大。 清 龔自珍 《最錄司馬法》:“古有《司馬兵法》,又有《穰苴兵法》, 齊威王 合之,名曰《司馬穰苴兵法》,此 太史公 所言《司馬法》宏廓深遠(yuǎn),合于 三代 。”
寥遠(yuǎn)
遙遠(yuǎn);深遠(yuǎn)。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談·談藝八·王右丞詩》:“世謂 王右丞 畫雪中芭蕉,其詩亦然。如:‘ 九江 楓樹幾回青,一片 揚(yáng)州 五湖白?!逻B用 蘭陵鎮(zhèn) 、 富春郭 、 石頭城 諸地名,皆寥遠(yuǎn)不相屬。” 梁啟超 《志未酬》詩:“但望前途之宏廓而寥遠(yuǎn)兮,其孰能無感於余情?”
無感
無憾。感,“ 憾 ”的古字?!兑葜軙ご蠼洹罚骸笆贡娭?,撫之以惠,內(nèi)姓無感,外姓無讁?!?孔晁 注:“感,古憾字?!?/p>
不為情感所動;沒有感觸?!段倪x·嵇康<養(yǎng)生論>》:“愛憎不棲於情,憂喜不留於意,泊然無感而體氣和平” 張銑 注:“無感,謂哀樂不能在懷也?!薄稌x書·王坦之傳》:“﹝ 坦之 ﹞著《廢莊論》曰:‘……夫獨(dú)構(gòu)之唱,唱虛而莫和;無感之作,義偏而用寡?!?南朝 宋 鮑照 《擬行路難》詩之四:“心非木石豈無感,吞聲躑躅不敢言?!?/p>
余情
謂充沛的情趣。 元 趙孟頫 《奉和本齋先生首夏即事》:“閒居有真趣,曲肱寄餘情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二七二:“吟到夕陽山外山,古今誰免餘情繞。”
梁啟超名句,志未酬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