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蒲壽宬《白水巖》:
泰山有積霤,坤媼乃善藏。
何時發(fā)靈秘,一脈流膏滂。
至仁及物意,后世疑濫觴。
螭蟠久懶臥,辟易離電光。
豐隆亦豪舉,夜半驅阿香。
天鼓何處來,大雪驚飄揚。
飛星雜雨射,怒雹翻飆狂。
倚欄兩眼眩,應接俱弗遑。
呂梁三十仞,吾聞老蒙莊。
行歌不憚險,習坎守故常。
峨眉有仙伯,佛跡窺荒唐。
濯足弄海月,戲侮相頡頏。
堪笑失籌人,氣骨何羸尪。
醉呼李太白,欲制芙蓉裳。
此泉愿為酒,萬斛輸滄浪。
簡寂耿我夢,九疊迂我腸。
雁蕩更詭異,龍湫舞堂堂。
何當寄鵬翼,瞬息天一方。
仙人笑擘脯,滄海觀種桑。
人世彈指頃,萬古天地長。
注釋參考
天鼓
(1).天神所擊之鼓。傳說云天鼓震則有雷聲。《史記·天官書》:“天鼓,有音如雷非雷,音在地而下及地?!薄对葡呻s記》卷九引 晉 葛洪 《抱樸子》:“雷曰天鼓,雷神曰雷公。” 唐 李白 《梁甫吟》:“我欲攀龍見明主,雷公砰訇震天鼓。” 明 田藝蘅 《留青日札·天鼓鳴》:“ 嘉靖 四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未申時,天鼓震西北,俗云乾雷響?!?杜鵬程 《在和平的日子里》第四章第二節(jié):“雷聲隆隆,好象誰在猛擊天鼓助威風!”
(2).道家的一種法術。中央牙齒上下相叩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廣知》:“夫學道之人,須鳴天鼓以召眾神也。左相叩為天鐘,卒遇兇惡不祥叩之。右相叩為天磬,若經(jīng)山澤邪僻威神大祝叩之。中央上下相叩,名天鼓?!薄对企牌呋`》卷三一:“叩齒之法……中央上下相對相叩,名曰鳴天鼓。”
(3).星名。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“河鼓三星,旗九星,在牽牛北,天鼓也?!?/p>
何處
哪里,什么地方。《漢書·司馬遷傳》:“且勇者不必死節(jié),怯夫慕義,何處不勉焉!” 唐 王昌齡 《梁苑》詩:“萬乘旌旗何處在?平臺賓客有誰憐?”《宋史·歐陽修傳》:“ 脩 論事切直,人視之如仇,帝獨奬其敢言,面賜五品服。顧侍臣曰:‘如 歐陽脩 者,何處得來?’” 茅盾 《一個女性》五:“但是何處有愛呢?何處是愛呢?”
大雪
(1).二十四節(jié)氣之一,在陽歷十二月六日、七日或八日。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:“星紀,初斗十二度,大雪?!?南朝 梁 崔靈恩 《三禮義宗》:“十一月,大雪為節(jié)者,形於小雪為大雪。時雪轉甚,故以大雪名節(jié)。” 清 曹寅 《赴淮舟行雜詩》之十二:“客程過大雪,家信只空函。”
(2).指降雪量大的雪?!蹲髠鳌る[公九年》:“平地尺為大雪?!?唐 盧綸 《和張仆射塞下曲》之三:“欲將輕騎逐,大雪滿弓刀?!?/p>
飄揚
飄揚 (piāoyáng) 在空中飄浮、飄擺或飛升 fly 彩旗飄揚 好像在一股氣流中飛揚或招展 flare 她飛跑起來,外衣在身后飄揚 風攪動而擺動 ruffle 一面旗幟在高高的旗桿上迎風飄揚蒲壽宬名句,白水巖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