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華岳《寄大庾郭縣尉》:
前年建安縣,始識韓荊州。
一見辰知遇,許我嘗從游。
尋幽訪赤壁,買笑陪青樓。
有酒即命駕,夜飲忘觥籌。
雪香飄梅花,歸駕仍遲留。
送君城北隅,歲事希一周。
告德雖未久,有懷奚所投。
客來自錦溪,知為藍田游。
摳衣欲趨隅,其奈風馬牛。
方圖拜尺紙,文此不敏羞。
乃復三不緘,獲戾于君侯。
謫客干典刑,宜爾餐吳鉤。
幸不畀我死,殘喘延俘囚。
搜索遍中外,釋縛良無由。
始思鹍鵬翼,庇我反手猶。
噓燭拂毫楮,尺素馳星流。
荷公三復還,惻然添我憂。
許我京闕間,與我為良謀。
于今秋復冬,俟命猶置郵。
西風掠于宇,魚雁俱沉浮。
未審恩波中,許我共濟不。
我材襪線短,愿公廣甄收。
他日賓幕府,鏖戰(zhàn)當焚舟。
公兮不我援,復駕言焉求。
注釋參考
于今
于今 (yújīn) 至今 up to the present;since 車站一別,于今十年 如今;到現(xiàn)在 nowaday;now俟命
(1).聽天由命?!抖Y記·中庸》:“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,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險以徼幸?!?鄭玄 注:“俟命,聽天任命也?!?宋 劉炎 《邇言》:“嗟夫,人在塵籠不順性命與安時俟命者,何獨不然?” 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太和篇》:“是以君子安生安死,于氣之屈伸無所施其作為,俟命而已矣?!?/p>
(2).等待命令。 宋 葉適 《運使直閣郎中王公墓志銘》:“或謂 吳氏 世捍 蜀 ,故名 吳家軍 ,當暫置其子弟以俟命,不然變生?!?/p>
置郵
用車馬傳遞文書信息。亦謂傳遞文書信息的驛站?!睹献印す珜O丑上》:“德之流行,速於置郵而傳命?!?焦循 正義:“置、郵、傳三字,同為傳遞之稱。以其車馬傳遞謂之置郵,謂之驛。其傳遞行書之舍,亦即謂之置郵,謂之驛。” 唐 楊炯 《<王子安集>舊序》:“教之者逾於激電,傳之者速於置郵?!?宋 范成大 《麻線堆》詩:“舟檝避潢潦,置郵疾飛馳?!卑矗胖?,置為馬遞,郵為步遞,原有區(qū)別,后即混用。
華岳名句,寄大庾郭縣尉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
- 哭孟浩然——— 王維〔唐代〕
- 續(xù)和漕司高齋韻——— 薛紱〔宋代〕
- 草木——— 梅堯臣〔宋代〕
- 江神子(李別駕招飲海棠花下)——— 吳文英〔宋代〕
- 次韻王進之雨中見懷并示詩卷——— 趙蕃〔宋代〕
- 送高仲山通州教授——— 仇遠〔宋代〕
- 滿庭芳(壽字守·四月十四)——— 張宰〔宋代〕
- 依韻和鎮(zhèn)戎倅龔章屯田——— 邵雍〔宋代〕
- 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——— 張耒〔宋代〕
- 人月圓——— 陳知柔〔宋代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