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張伯端《采珠歌》:
貧兒衣中珠,本自圓明好。
不會自尋求,卻數(shù)他人寶。
數(shù)他寶,終無益,只是教君空費力。
爭如認取自家珍,價值黃金千萬億。
此寶珠,光最大,遍照三千大千界。
從來不解少分毫,剛被浮云為障礙。
自從認得此摩尼,泡體空花誰更愛。
佛珠還與我珠同,我性即歸佛性海。
珠非珠,海非海,坦然心量包法界。
任你塵囂滿眼前,定慧圓明常自在。
不是空,不是色,內(nèi)外皎然無壅塞。
六通神慧妙無窮,自利利他寧解極。
見即了,萬事畢,絕學(xué)無為度終日。
怕兮如未兆嬰兒,動止隨緣無固必。
不斷妄,不修真,真妄之心總屬塵。
從來萬法皆無相,無相之中有法身。
法身即是天真佛,亦非人兮亦非物。
浩然充塞天地間,只是希夷并恍惚。
垢不染,光自明,無法不從心里生。
心若不生法自滅,即知罪福本無形。
無佛修,無法說,丈夫智見自然別。
出言便作獅子鳴,不似野牛論生滅。
注釋參考
貧兒
(1).乞丐。 宋 俞文豹 《吹劍四錄》:“樞密 馬知節(jié) 言:‘貧兒乞匄,盡被 開封府 趕出城外矣。’” 明 李贄 《四書評·孟子·告子上》:“嗚呼!何今人之好賤也!舍卻自家無盡藏,沿門托鉢效貧兒,何也?”
(2).窮人。 明 袁宏道 《巷門歌》:“富兒積財貧兒守,父老吞聲嘆未有?!?朱自清 《論且顧眼前》:“這些人雖然原來未必都是貧兒,暴富卻是事實?!?/p>
(3).貧窮的兒子。用作謙稱。 清 孔尚任 《癸未元日拜母時母壽八十一歲》詩:“能扶健體臨明鏡,肯恕貧兒著浣衣?!?清 孔尚任 《與王山又書》:“茲天寒歲暮,欲遣一介于故里,躊躕累日,苦無甘旨之獻;適承大惠,得以展貧兒之孝思?!?/p>
中珠
中注。 元 關(guān)漢卿 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看了這官人那中珠模樣,好似我那 王阿三 孩兒也。” 元 無名氏 《劉弘嫁婢》第二折:“老的,我看了這個小姐中珠模樣,可也中抬舉,著他近身扶侍,你意下如何?”詳“ 中注 ”。
本自
本來就,一向是?!稑犯娂るs曲歌辭十三·焦仲卿妻》:“昔作女兒時,生小出野里。本自無教訓(xùn),兼愧貴家子?!?南朝 宋 劉義慶 《世說新語·文學(xué)》:“ 王 本自有一往雋氣,殊自輕之。” 唐 高適 《燕歌行》:“男兒本自重橫行,天子非常賜顏色?!?唐 孟郊 《嬋娟篇》:“夜半 姮娥 朝太一,人間本自無靈匹?!?/p>
圓明
(1).指圓鏡明亮光潔。 唐 白居易 《以鏡贈別》詩:“月破天闇時,圓明獨不歇。”
(2).佛教語。謂徹底領(lǐng)悟。 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劫比羅伐窣堵國》:“今產(chǎn)太子,當證三菩提,圓明一切智?!?宋 沉遼 《代人上杭守趙資政生辰》詩:“至誠無隱蔽,妙識造圓明?!?/p>
張伯端名句,采珠歌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