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陳棣《再次韻柏桐軒》:
修垣蔽軒楹,如觀坐井天。
高人為披豁,物趣俱森然。
柏桐伍蒿萊,混跡幾歲年。
俄驚俯丹楹,況得依臞仙。
佳名一品題,好語(yǔ)萬(wàn)口傳。
高參溜雨句,美并朝陽(yáng)篇。
掄才稽片牒,橫陳榱棟邊。
論功及乃祖,屢薦薰風(fēng)弦。
謙居髯松下,優(yōu)在良梓前。
荊徐人貢時(shí),曾不數(shù)樟楩。
固殊上林木,虞衡日量詮。
且異溫室樹(shù),衣冠時(shí)繞旋。
此方安靜僻,所欲唯生全。
植物貴遂性,憑君較愚賢。
注釋參考
上林
(1).古宮苑名。 秦 舊苑, 漢 初荒廢,至 漢武帝 時(shí)重新擴(kuò)建。故址在今 西安市 西及 周至 、 戶縣 界?!度o黃圖·苑囿》:“ 漢 上林苑 ,即 秦 之舊苑也?!稘h書(shū)》云:‘ 武帝 建元 三年,開(kāi) 上林苑 ,東南至 藍(lán)田 宜春 、 鼎湖 、 御宿 、 昆吾 ,旁 南山 而西,至 長(zhǎng)楊 、 五柞 ,北繞 黃山 ,瀕 渭水 而東,周袤三百果。’離宮七十所,皆容千乘萬(wàn)騎。”
(2).古宮苑名。 東漢 光武帝 時(shí)建造。故址在今 河南 洛陽(yáng)市 東, 漢 魏 洛陽(yáng) 故城西。 東漢 永平 十五年冬,車騎校獵 上林苑 ,即此。
(3).古宮苑名。 南朝 宋 大明 三年建造。故址在今 江蘇 南京市 玄武湖 北。見(jiàn)《宋書(shū)·孝武帝紀(jì)》。
(4).泛指帝王的園囿。 宋 岳飛 《從駕游內(nèi)苑應(yīng)制》詩(shī):“勒?qǐng)?bào)游西內(nèi),春光靄上林?!?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歸山》:“何處家山,回首上林春老, 秣陵 城煙雨蕭條。”
(5).指 司馬相如 的《上林賦》。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詮賦》:“ 相如 《上林》,繁類以成艷?!?唐 李白 《大獵賦》:“《上林》云:左 蒼梧 ,右 西極 。”
虞衡
古代掌山林川澤之官。《周禮·天官·太宰》:“以九職任萬(wàn)民,三曰虞衡?!?鄭玄 注:“虞衡,掌山澤之官,主山澤之民者。” 賈公彥 疏:“地官掌山澤者謂之虞,掌川林者謂之衡。” 孫詒讓 正義:“山林川澤之民屬於虞衡,故即名其民職曰虞衡,亦通謂之虞?!庇?,衡分職, 周 漢 已然, 魏 晉 以來(lái),概稱虞曹、虞部。 隋 代以后虞部屬工部尚書(shū)。 明 改為虞衡司, 清 末始廢。 唐 劉商 《金井歌》:“虞衡相賀為禎祥,畏人採(cǎi)攫持殳戕?!?宋 葉適 《除吏部侍郎謝表》:“從冬卿而陪獻(xiàn)納,考地貢而修虞衡?!?章炳麟 《訄書(shū)·明農(nóng)》:“蔬屮之豐,園圃毓之;楨榦之富,虞衡作之?!眳⒁?jiàn)“ 虞部 ”、“ 虞曹 ”。
陳棣名句,再次韻柏桐軒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