與君同酸苦,思得一散愁
出自宋代王洋《陪徐狄二子出東郊即事》:
與君同酸苦,思得一散愁。
散愁何所適,共作郭外游。
是時窮冬節(jié),寒歲未肯收。
茫茫一望間,豐瑞彌阡疇。
老農(nóng)挾稚子,嬉戲?qū)づ髢墶?br>問之向人語,明年報有秋。
淮南塵土地,高原少車溝,夏苗率畏旱,冬雪苦不優(yōu)。
若呈盈尺白,卒歲無所憂。
常聞爭戰(zhàn)后,天意不自由。
人心結(jié)恨憤,陰陽不旋流。
皇天佑邦家,予赍偏九州。
將欲掃兇丑,先為除兇蟊。
況此甸服內(nèi),大駕方豫游。
賜之倉箱袢,始應(yīng)政事修。
所以田野間,老農(nóng)獲歌謳。
愁中聞此語,悅?cè)缛チD罦。
未諳鼎饋食,亦宜保乾餱。
回頭顧二子,不用自拘辦。
往來茅舍酒,三酌更獻酬。
枯腸得有潤,一笑散孤幽。
放懷了無悶,萬事皆悠悠。
晚歸足益健。
自喜筋力柔。
歸見城中人,揣我將何求。
注釋參考
酸苦
酸苦 (suānkǔ) 辛酸痛苦 bitter得一
(1).得道?!独献印罚骸拔糁靡徽撸禾斓靡灰郧?;地得一以寧;神得一以靈;谷得一以盈;萬物得一以生;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?!?王弼 注:“一,數(shù)之始而物之極也,各是一物之生,所以為主也。物皆各得此一以成?!薄秴问洗呵铩ふ撊恕罚骸盁o以害其天則知精,知精則知神,知神之謂得一。凡彼萬形,得一后成。” 高誘 注:“一,道也。天道生萬物,萬物得一乃(后)成也。”《楚辭·遠游》:“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,羨 韓眾 之得一?!?王逸 注:“喻古先圣獲道純也?!?晉 陶潛 《感士不遇賦》:“承前王之清誨,曰天道之無親;澄得一以作鑒,恒輔善而佑仁。” 北周 庾信 《周祀圜丘歌·皇夏》:“得一惟清,於萬斯寧。”
(2).天的代稱。 唐 無名氏 《鴻慶寺碑》:“上奉得一,下及七世父母,法界眾生?!?/p>
散愁
排遣愁悶。 唐 杜甫 《簡吳郎司法》詩:“卻為姻婭過逢地,許坐曾軒數(shù)散愁。” 明 劉基 《再用韻答嚴衍二上人》:“散愁漫入高僧舍,乘興還過野老居?!?/p>
王洋名句,陪徐狄二子出東郊即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