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釋重顯《頌一百則》:
盲聾音啞,杳絕機宜。
天上天下,堪笑堪悲。
離朱不辨正色,師曠豈識玄絲。
急如獨坐虛窗下,葉落花開自有時。
注釋參考
盲聾
眼瞎耳聾。亦喻愚昧無知?!俄n非子·解老》:“費神多,則盲聾??裰溨??!?元 房皞 《扣角歌贈史吉甫》:“夫子不言人益蒙,著成《大傳》開盲聾?!?/p>
杳絕
(1).消失。 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貝編》:“ 歷城縣 光政寺 有磬石,形如半月,膩光如滴,扣之,聲及百里。 北齊 時移於都內(nèi),使人擊之,其聲杳絶。卻令歸本寺,扣之聲如故?!?/p>
(2).懸隔,隔絕。 唐 梁肅 《止觀統(tǒng)例》:“凡所為上圣之域,豈隔闊遼夐,與凡境杳絶歟?是惟一性而已。”
機宜
機宜 (jīyí) 依據(jù)當時情況處理事務的方針、辦法等 guidelines; principle of act 面授機宜 指事理 reason釋重顯名句,頌一百則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