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方回《贈筆工楊日新》:
黃鐘九寸裁為律,六呂六律相配匹。
嶰谷參差十二筒,猗管城子從此出。
上古蒼頡初制字,后人蒙恬始造筆。
吳云不律燕云弗,韻書又以律為聿。
曰方曰冊刀削之,削之筆之作以述。
析竹蘸墨絲其端,龍圖龜書就篇帙。
秋兔拔毛號毛潁,愈奇愈巧愈精密。
修管執(zhí)之以為柄,短管竅之以為室。
其實不過一毫端,良工于此有神術(shù)。
鋒但欲齊忌太尖,翠羽鼠須俱不必。
老夫平生學(xué)歐顏,晚脫場屋涂注乙。
著書棄筆如丘山,使年將及三萬日。
眼花尚能寫蠅頭,筆不如意輒怒叱。
江淮筆工千百家,孰甲孰乙我所悉。
雞距散卓楊日新,不落第二亦第一。
注釋參考
嶰谷
昆侖 山北谷名。 漢 應(yīng)劭 《風(fēng)俗通·聲音序》:“昔 黃帝 使 伶?zhèn)?自 大夏 之西, 崑崙 之陰,取竹於 嶰谷 ,生其竅厚均者,斷兩節(jié)而吹之,以為黃鐘之管?!薄段倪x·左思<吳都賦>》:“梢云無以踰, 嶰谷 弗能連?!?劉良 注:“ 嶰谷 ,山名,生美竹?!?宋 蘇軾 《用前韻再和孫志舉》:“譬彼 嶰谷 竹,翦裁待 伶?zhèn)??!币矊懽鳌敖夤取?,見《漢書·律歷志上》。
參差
參差 (cēncī) 差不多;近似 similar 參差 (cēncī) 不齊 uneven;irregular 參差荇菜。——《詩·周南·關(guān)睢》 青樹翠蔓,蒙絡(luò)搖綴,參差披拂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至小丘西小石潭記》 瓦縫參差,多于周身之帛縷。——唐· 杜牧《阿房宮賦》 早晚相差 differ 參差了三兩年 差池;失誤 error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馬虎 careless;casual 不敢參差 關(guān)系不融洽 unharmonious 人人不睦,個個參差十二筒
十二種竹制的律管。筒,竹管。《呂氏春秋·古樂》:“昔 黃帝 令 伶?zhèn)?作為律。 伶?zhèn)?自 大夏 之西,乃之 阮隃 之陰,取竹於 嶰谿 之谷,以生空竅厚鈞者,斷兩節(jié)間,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,以為黃鐘之宮,吹曰:‘舍少’。次制十二筒,以之 阮隃 之下,聽鳳皇之鳴,以別十二律。” 高誘 注:“六律六呂各有管,故曰十二筒?!?明 賈仲名 《金安壽》第一折:“自 嶰谷 ,起遺風(fēng),定雌雄,十二筒,律應(yīng)黃鐘。”
管城子
唐 韓愈 作寓言《毛穎傳》,稱筆為管城子。后因以“管城子”為筆的別稱。 宋 黃庭堅 《戲呈孔毅父》詩:“管城子無食肉相,孔方兄有絶交書?!?宋 蔡絛 《鐵圍山叢談》卷五:“ 宣州 諸葛氏 素工管城子,自 右軍 以來,世其業(yè)?!?明 徐渭 《景賢祠上梁文》:“獨立敢言,管城子有萬夫不當(dāng)之勇;疾書妙契,指南針定千古未決之疑?!?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二三九:“ 阿咸 從我十日游,遇管城子于 虎邱 ,有筆可橐不可投,簪筆致身公與侯?!?/p>
從此
從此 (cóngcǐ) 從那個時候起 from this time on 王大伯從此負(fù)擔(dān)更重了 從那個地方起或從那個時候起 thenceforward方回名句,贈筆工楊日新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