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代于石《七月七日》:
西風(fēng)掃殘暑,微月澹新秋。
相傳織女星,今夕嫁牽牛。
翩翩聯(lián)鵲橋,亭亭擁龍辀。
多少乞巧人,笑語穿針縷。
吾嘗夜觀象,細(xì)與推其由。
惟有五緯星,順逆有去留。
經(jīng)星二十八,歷歷如綴旒。
萬古儼不動,分列十二州。
其余眾常星,爛然滿空浮。
休咎必有證,君德修不修。
胡獨(dú)牛與女,不與眾星侔。
乃知塵世人,配偶相綢繆。
少陵號詩史,萬象窮冥搜。
亦云年年渡,秋期何用愁。
彼哉柳河?xùn)|,抱拙不自謀。
旁趨事曲折,竊效兒女求。
誰與倡邪說,誕謾不復(fù)收。
淫褻轉(zhuǎn)相襲,寢使其辭浮。
仙槎倘可乘,我欲凌空游。
再拜二星靈,一洗千古羞。
天高不可問,河漢空西流。
注釋參考
觀象
(1).觀察卦爻之象。古人用以測吉兇。《易·繫辭上》:“圣人設(shè)卦觀象,繫辭焉而明吉兇,剛?cè)嵯嗤贫兓??!?宋 陳亮 《祭呂東萊文》:“講觀象之妙理,得應(yīng)時之成能。”
(2).觀測天象?!度龂尽侵尽び莘瓊鳌罚骸坝^象云物,察應(yīng)寒溫。” 唐 楊炯 《渾天賦》:“故知天常安而不動,地極深而不測,可以作觀象之準(zhǔn)繩,可以作譚天之楷式。”《隋唐演義》第二九回:“ 煬帝 攜著 袁紫煙 ,同上臺去觀象?!?/p>
(3).謂取法,效法。 晉 陸機(jī) 《文賦》:“俯貽則於來葉,仰觀象於古人?!?/p>
于石名句,七月七日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