煙塵昏御道,耆舊把天衣
出自唐代杜甫《傷春五首(巴閬僻遠(yuǎn)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)》:
天下兵雖滿,春光日自濃。
西京疲百戰(zhàn),北闕任群兇。
關(guān)塞三千里,煙花一萬重。
蒙塵清路急,御宿且誰供。
殷復(fù)前王道,周遷舊國容。
蓬萊足云氣,應(yīng)合總從龍。
鶯入新年語,花開滿故枝。
天青風(fēng)卷幔,草碧水通池。
牢落官軍速,蕭條萬事危。
鬢毛元自白,淚點向來垂。
不是無兄弟,其如有別離。
巴山春色靜,北望轉(zhuǎn)逶迤。
日月還相斗,星辰屢合圍。
不成誅執(zhí)法,焉得變危機(jī)。
大角纏兵氣,鉤陳出帝畿。
煙塵昏御道,耆舊把天衣。
行在諸軍闕,來朝大將稀。
賢多隱屠釣,王肯載同歸。
再有朝廷亂,難知消息真。
近傳王在洛,復(fù)道使歸秦。
奪馬悲公主,登車泣貴嬪。
蕭關(guān)迷北上,滄海欲東巡。
敢料安危體,猶多老大臣。
豈無嵇紹血,沾灑屬車塵。
聞?wù)f初東幸,孤兒卻走多。
難分太倉粟,競棄魯陽戈。
胡虜?shù)乔暗?,王公出御河?br>得無中夜舞,誰憶大風(fēng)歌。
春色生烽燧,幽人泣薜蘿。
君臣重修德,猶足見時和。
注釋參考
塵昏
塵積昏暗。 唐 朱慶馀 《題開元寺》詩:“長廊畫剝僧形影,石壁塵昏客姓名。” 宋 范成大 《以狨坐覆蒲龕中》詩:“蠹蝕塵昏度幾年,蒙茸依舊軟如綿?!?明 劉基 《夜夜曲》:“故鏡塵昏難遠(yuǎn)照,故衣絮敝無新暖?!?/p>
御道
御道 (yùdào) 供帝王通行的道路 road used only by emperor耆舊
年高望重者?!稘h書·蕭育傳》:“上以 育 耆舊名臣,乃以三公使車,載 育 入殿中受策?!?唐 杜甫 《憶昔》詩之二:“傷心不忍問耆舊,復(fù)恐初從亂離説。” 元 虞集 《蘇武慢》詞:“空自笑 洛下 書生, 襄陽 耆舊,夢底幾時曾見?!?清 方苞 《白云先生傳》:“當(dāng)是時, 三楚 、 吳 、 越 耆舊,多立名義,以文術(shù)相高。” 鄭澤 《壬子秋日作詩奉呈》:“煌煌《邱》與《索》,淵粹惟耆舊。先生守遺經(jīng),清風(fēng)淡儒素?!?/p>
天衣
(1).佛教謂諸天人所著之衣?!镀兴_瓔珞本業(yè)經(jīng)》卷下:“一切菩薩行道劫數(shù)久近者,譬如一里二里乃至十里石,方廣亦然。以天衣重三銖,人中日月歲數(shù),三年一拂此石乃盡,名一小劫?!?南朝 陳 徐陵 《天臺山徐則法師碑》:“夫海水揚(yáng)塵,幾千年而可見;天衣拂石,幾萬年而應(yīng)平?!?/p>
(2).泛指仙神所著之衣。 唐 司空圖 《云臺三官堂文》:“塵蒙而廟貌全隳,蘚駁而天衣半褫。” 許地山 《綴網(wǎng)勞蛛·商人婦》:“ 阿丹浩挖 被天魔 阿扎賊 來引誘,吃了 阿拉 所禁的果子,當(dāng)時他們二人底天衣都化沒了。”
(3).帝王所著之衣?!赌淆R書·輿服志》:“袞衣 漢 世出 陳留 襄邑 所織。 宋 末用繡及織成, 建武 中, 明帝 以織成重,乃采畫為之,加飾金銀薄,世亦謂為天衣。” 唐 杜甫 《傷春》詩之三:“煙塵昏御道,耆舊把天衣。” 明 唐順之 《喜峰口觀三衛(wèi)貢馬》詩:“天衣沾蚪蟒,國馬出駒駼。”
(4).喻指天空中飄浮的云。 元 張可久 《人月圓·會稽懷古》曲:“荷花十里,清風(fēng)鑑水,明月天衣。” 明 王守仁 《登泰山》詩:“長風(fēng)吹海色,飄颻送天衣。”
杜甫名句,傷春五首(巴閬僻遠(yuǎn)傷春罷始知春前已收宮闕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