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譯和注釋
譯文
我像劉禹錫一樣流落此地,心已老。花月繁華早就引不起我的興致,管他桃花依舊在春風(fēng)中綻放,只想聽聽琵琶。于是我越過重重深院去尋找歌妓。
一曲終了,我的情緒沉醉曲中久久不能自拔,就如當(dāng)年的白居易一樣沾濕了衣衫。千萬里東風(fēng)浩蕩,破碎的河山被如血的殘陽映照。
注釋
減字木蘭花:詞牌名,又名“玉樓春”等,此調(diào)雙調(diào)四十四字,上下片各四句,兩仄韻兩平韻。
劉郎:指唐詩人劉禹錫,作者以劉郎自比。
重院:深院。謝家:指歌妓居處。
落照:落日。
減字木蘭花·劉郎已老問答
問:《減字木蘭花·劉郎已老》的作者是誰?
答:減字木蘭花·劉郎已老的作者是朱敦儒
問:減字木蘭花·劉郎已老是哪個朝代的詩文?
答:減字木蘭花·劉郎已老是宋代的作品
問:減字木蘭花·劉郎已老是什么體裁?
答:詞
問:劉郎已老 出自哪首詩文,作者是誰?
答:劉郎已老 出自 宋代朱敦儒的《減字木蘭花·劉郎已老》
問:劉郎已老 的下一句是什么?
答:劉郎已老 的下一句是 不管桃花依舊笑。
問:出自朱敦儒的名句有哪些?
答:朱敦儒名句大全
減字木蘭花·劉郎已老賞析
古人在接近中年時,如果處境不利,遇上不順心的事,便自覺老了。謝安有中年哀樂之感,所以袁枚稱謝安“能支江左偏安局,難遣中年以后情”。蘇軾的《江城子·密州出獵》是在宋神宗熙寧八年(1075)寫的,時年三十九歲,就在詞中自稱“老夫”。因蘇軾當(dāng)時外放山東密州,仕途不利,心情郁悶。朱敦儒生于宋神宗元豐四年(1081)。宋室南渡是在欽宗靖康二年(1127),朱敦儒年四十六歲。這首詞是南渡以后的作品,作于朱敦儒四十六歲以后,故起筆便自嘆“劉郎已老,不管桃花依舊笑”。這里暗用兩個典故。中唐詩人劉禹錫《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戲贈看花諸君子》詩中有“玄都觀里桃千樹,盡是劉郎去后栽”詩句。《再游玄都觀》詩有“種桃道士歸何處?前度劉郎今又來?!痹娋洹⒗膳c桃花的關(guān)系就是從這里來的。第二句用唐崔護(hù)《題都城南莊》詩:“去年今日此門中,人面桃花相映紅。人面不知何處去,桃花依舊笑春風(fēng)?!边@是桃花與笑的關(guān)系。作者截去“春風(fēng)”二字,與“老”字押韻。劉禹錫兩度被貶,仕途坎坷,再游玄都觀時,已五十六歲,進(jìn)入老境。朱敦儒可能感到自己與劉禹錫有某些相似點(diǎn),且又已入老境,故以“劉郎”自擬。“桃花”用在此處,一方面與“劉郎”有關(guān),另一方面也含有某種象征意義。朱敦儒在靖康之難以前,在洛陽過著才子詞人浪漫疏放的生活,從他的一首《鷓鴣天》詞中就可以看出:“曾為梅花醉不歸,佳人挽袖乞新詞。輕紅遍寫鴛鴦帶,濃碧爭斟翡翠卮。”由于金人鼙鼓動地來,才驚破了他的佳人詩酒夢。國亡家破,南逃以后的朱敦儒一下子覺得自己變得衰老了。“桃花”沒有變,“依舊笑”;而詞人的心境卻變了,變老了。盡管南宋統(tǒng)治者還在“西湖歌舞幾時休”,而朱敦儒卻對過去“佳人挽袖”,醉寫新詞的生活已經(jīng)沒有那種閑情逸興了,所以他“不管桃花依舊笑”。桃李春風(fēng)、兒女情長都已與己無干,表達(dá)的是"人老萬事休"的滄桑之感。
他在《雨中花》詞中也曾無限感慨地說:“塞雁年年北去,蠻江日日西流。此生老矣,除非春夢,重到東周?!庇忠淮伪憩F(xiàn)了他自感衰老的心情。
在這種凄苦潦倒心緒支配下,百無聊賴,他也想聽聽琵琶。但他不像宋代的某些高官那樣,家蓄歌兒舞女,他只好到歌妓深院里去聽了。重院,即深院。謝家,即謝秋娘家。謝秋娘,唐代名妓,故詩詞中常用謝家代指妓家,或指詩人所愛戀的女子家。如唐張泌《寄人》:“別夢依稀到謝家”。溫庭筠《更漏子》:“惆悵謝家池閣?!倍伎烧f明這種用法。
過片,緊承上片聽琵琶而來?!扒K人醉”的曲,指琵琶曲。詞人聽完“謝家”的琵琶曲后,產(chǎn)生了怎樣的效果?有怎樣的感受?是樂還是愁?這是下片詞意發(fā)展的關(guān)鍵處。在這關(guān)鍵處,作者筆鋒決定性地一轉(zhuǎn):“多似潯陽江上淚”,這一轉(zhuǎn),決定詞意向愁的方面發(fā)展。白居易在潯陽江聽到琵琶女彈琵琶,自傷淪落,心情激動,“座中泣下誰最多,江州司馬青衫濕?!敝於厝鍨槭裁础岸嗨茲£柦蠝I”?下文提出了明確的答案:“萬里東風(fēng),國破山河落照紅?!痹瓉碇於厝甯械窖矍皷|風(fēng)萬里,依然如故,惟有中原淪陷,山河破碎,半壁山河籠罩在一片落日馀暉中,盡管還有一線淡淡的紅色,但畢竟已是日薄西山,黃昏將近了。詞人把破碎的山河置于黯淡的夕照中,用光和色來象征和暗示南宋政權(quán)已近夕照黃昏,中原失地,恢復(fù)無望。這對于身遭國難,遠(yuǎn)離故土,流落南方的詞人來說,怎能不痛心?怎能不“多似潯陽江上淚”呢?!"落照紅"三字,即是夕陽西下的眼前之景,亦隱喻宋季國運(yùn)的衰微氣象。 這種國破家亡之痛,在他的另一首詞《采桑子·彭浪磯》中也有十分明顯的表示:“扁舟去作江南客,旅雁孤云,萬里煙塵,回首中原淚滿巾。碧山對晚汀洲冷,楓葉蘆根,日落波平。愁損辭鄉(xiāng)去國人?!庇纱丝梢娭於厝迳斫?jīng)國亡家破之難,流離轉(zhuǎn)徙于南方之后,貫串在他詞中的主流始終是一顆對國家民族的拳拳赤子之心,一種感人至深的愛國激情。千百年后讀之,仍令人心情激蕩不已。
- 彥嘉能守當(dāng)今之后偉人也余心向慕之常以未獲春寒不肯去,彀雨猶夾衣。溪流滟池塘,遠(yuǎn)看綠生漪。識君恨不早,語離我心悲。行行欲何往,丞郡金房西。顛風(fēng)送飛雨,日日吼東北。檐聲決江河,傾瀉不成滴。朝來喜新霽,晨光透云隙。垂楊翠幄開,遠(yuǎn)岫青蓋立。孔君公事暇,侯子歸期逼。開樽且精設(shè),論文萃清集。顧我老無能,分甘口掛壁。行矣不可挽,思君浩無極。
- 鬢云松令·枕函香枕函香,花徑漏。依約相逢,絮語黃昏后。時節(jié)薄寒人病酒,鏟地梨花,徹夜東風(fēng)瘦。掩銀屏,垂翠袖。何處吹簫,脈脈情微逗。腸斷月明紅豆蔻,月似當(dāng)時,人似當(dāng)時否?
- 經(jīng)鋤兩間陋屋牖經(jīng)鋤,經(jīng)是心明鋤是蔬。種果始初花可玩,繞墻藤蔓實(shí)堪儲。若能棲止身為鳳,何必奔馳食要魚。人見此間無五畝,誰知藝圃本寬舒。
- 瑤臺月嚴(yán)風(fēng)凜冽,萬木凍,園林肅靜如洗。寒梅占早,爭先暗吐香蕊。逞素容、探暖欺寒,遍妝點(diǎn)、亭臺佳致。通一氣,超群卉。值臘后,雪清麗。開筵共賞,南枝宴會。好折贈、東君驛使。把嶺頭信息遠(yuǎn)寄。遇詩朋酒侶,尊前吟綴。且優(yōu)游,對景歡娛,更莫厭、陶陶沈醉。羌管怨,瓊花綴。結(jié)子用調(diào)鼎餌。將軍止渴,思得此味。
- 閏正月三日偶書二首無賴年年逐酒徒,今年不飲興何如。醉鄉(xiāng)若有人名籍,但愿春風(fēng)點(diǎn)檢疏。
- 喜刁從事見過窮閻久藏疾,有客獨(dú)迴輪。密契瞻松茂,羈懷慰蓼辛。酋龍八才子,嗅雉一畸人。藜藋仍開逕,樵蘇賴庶貧。吾僚青眼舊,今世白頭新。尚倚王陽仕,終彈屋幘塵。
- 憶悶令取次臨鸞勻畫淺。酒醒遲來晚。多情愛惹閑愁,長黛眉低斂。月底相逢花下見。有深深良愿。愿期信、似月如花,須更教長遠(yuǎn)。
- 瀘州亂高寺坡前火照天,南定樓下血成川;從事橫尸太守死,處處巷陌森戈鋋。此州雄跨西南邊,平安烽火夜夜傳;豈知癰疽潰在內(nèi),漫倚筑城如鐵堅(jiān)。從來守邊要人望,縱有奸謀氣先喪。即今死者端為誰?姓名至死無人知!
- 送張諲之睦州遙憶新安舊,扁舟往復(fù)還。淺深看水石,來往逐云山。到縣馀花在,過門五柳閑。東征隨子去,俱隱薜蘿間。
- 送照上人五華崷崒白雪中,送盡行人是此峰。若問此峰何面目,但言瓶錫住經(jīng)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