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子興不淺,歌舞莫教閑
出自宋代辛棄疾《水調(diào)歌頭(三山用趙丞相韻答帥幕王君,且有感於中秋近事,并見之末章)》:
說與西湖客,觀水更觀山。
淡妝濃抹西子,喚起一時觀。
種柳人今天上,對酒歌翻水調(diào),醉墨卷秋瀾。
老子興不淺,歌舞莫教閑。
看尊前,輕聚散,少悲歡。
城頭無限今古,落日曉霜寒。
誰唱黃雞白酒,猶記紅旗清夜,千騎月臨關(guān)。
莫說西州路,且盡一杯看。
注釋參考
老子
老子 (Lǎozǐ) 中國春秋時思想家、道家學(xué)派創(chuàng)始人。一說老子即老聃,姓李名耳,字聃,楚國苦縣(今河南鹿邑東)人。曾為周“守藏室之史”(管藏書的史官),后隱退著《老子》一書。他把宇宙萬物的本體看做“道”,認為它是超越時空靜止不動的實體,是產(chǎn)生整個物質(zhì)世界的總根源。他在觀察社會和自然變化時,又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,認為一切事物都存在于正反兩方面的對立之中,它們互相依存,互相轉(zhuǎn)化。政治上他主張“無為”,企圖緩和尖銳的社會矛盾,回到“小國寡民”的幻境之中。老子的思想在中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Laozi 老子 (lǎozi) 父親 father 老年男子的自稱。即老夫 I;me 老子不吃你這一套歌舞
歌舞 (gēwǔ) 合稱歌唱與舞蹈 song and dance 歌舞晚會莫教
猶莫非。《京本通俗小說·西山一窟鬼》:“ 吳教授 聽得外面聲音,不是別人,是我渾家和 錦兒 ,怎知道我和 王七三 官人在這里?莫教也是鬼?”
辛棄疾名句,水調(diào)歌頭(三山用趙丞相韻答帥幕王君,且有感於中秋近事,并見之末章)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