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所有相。皆是虛妄。若見諸相非相。則見如來。
出自先秦 鳩摩羅什譯《金剛經(jīng)·如理實見》:
摘自《金剛經(jīng)·如理實見》
解釋:如果見所有現(xiàn)象都是虛幻相,當(dāng)知一切虛幻現(xiàn)象雖然有生滅變化,而實際上本來就沒有生滅,和不生不滅的如來沒有兩樣,那么,你若見諸相是虛幻相,就見到如來了。也就是發(fā)無上正等正覺心,當(dāng)可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。
原文摘要:
須菩提。于意云何?可以身相見如來不。不也世尊。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。何以故。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。佛告須菩提。凡所有相。皆是虛妄。若見諸相非相。則見如來。
注釋參考
有相
(1).謂有貴相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命義》:“猶 高祖 初起,相工入 豐 沛 之邦,多封侯之人矣。未必老少男女俱貴而有相也?!薄侗笔贰R紀(jì)中·文宣帝》:“﹝ 武明太后 ﹞及產(chǎn),命之曰 侯尼于 , 鮮卑 言有相子也。” 唐 白居易 《自詠》:“形容瘦薄詩情苦,豈是人間有相人?”
(2).指有貴相的人?!短綇V記》卷三二八引 唐 戴孚 《廣異記·閻庚》:“鬼云:‘ 庚 命貧,無位祿?!?仁亶 問:‘何以致之?’鬼云:‘或絆得佳女,配之有相,當(dāng)能得耳。’”
(3).佛教語。佛教主張萬有皆空,心體本寂。稱造作之相或虛假之相為“有相”。相,指事物的形象狀態(tài)。 唐 一行 《大日經(jīng)疏》卷一:“可見可現(xiàn)之法,即為有相;凡有相者,皆是虛妄。” 唐 姚合 《過欽上人院》詩:“有相無相身,唯師説始真。” 章炳麟 《國故論衡·原名》:“何謂違宗?彼以物有如種極微也。而忌言人有菴摩羅識。因言無相者無有。詰之曰:如種極微有相不?則解矣?!?/p>
虛妄
虛妄 (xūwàng) 荒誕無稽 unfounded;fabricated;invented 虛妄的故事諸相
佛教語。指一切事物外現(xiàn)的形態(tài)。《維摩詰所說經(jīng)·弟子品》:“法常寂然,滅諸相故?!?唐 李邕 《五臺山清涼寺碑》:“示立諸相而無所立,廣度羣生而無所度?!?唐 高適 《同諸公登慈恩寺浮圖》詩:“香界泯羣有,浮圖豈諸相?!?/p>
如來
佛的別名。梵語意譯。“如”,謂如實。“如來”即從如實之道而來,開示真理的人。又為 釋迦牟尼 的十種法號之一。《金剛經(jīng)·威儀寂靜分》:“如來者,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如來?!?南朝 宋 謝靈運 《廬山慧遠(yuǎn)法師誄》:“仰弘如來,宣揚(yáng)法雨;俯授法師,威儀允舉?!薄段饔斡洝返谄呋兀骸氨娚耠S至 寳蓮臺 下啟知, 如來 召請?!?清 趙翼 《大石佛歌》:“是誰鑿破山骨裂,幻出如來身半截?!?/p>
鳩摩羅什譯名句,金剛經(jīng)·如理實見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