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自宋朝何桌《采桑子》
百花叢里花君子,取信東君。取信東君。名策花中第一勛。結(jié)成寶鼎和羹味,多謝東君。多謝東君。香遍還應(yīng)號令春。
注釋參考
結(jié)成
結(jié)成 (jiéchéng) 為了一個共同目標(biāo),通過法律手續(xù)結(jié)合起來 unite 通過結(jié)婚使二人結(jié)成一對夫妻 結(jié)合成一體或一塊;結(jié)合 embody;form 多油脂的小油滴凝結(jié)成一塊黃油寶鼎
(1).古代的鼎。原為炊器,后以為政權(quán)的象征,故稱寶鼎。《大盂鼎》:“ 盂 用對王休,用乍(作)且(祖) 南公 寶鼎?!薄妒酚洝の宓郾炯o(jì)》:“﹝ 黃帝 ﹞獲寶鼎,迎日推筴?!薄稘h書·吾丘壽王傳》:“天祚有德而寶鼎自出,此天之所以與 漢 ,乃 漢 寶,非 周 寶也。”《舊唐書·玄宗紀(jì)上》:“丁未 眉州 鼎皇山 下 江水 中得寶鼎。” 明 宋訥 《壬子秋過故宮》詩:“寶鼎百年歸 漢 室,錦帆終古似 隋 家?!?/p>
(2).香爐。因作鼎形,故稱。 清 陳維崧 《百字令·雨窗懷松之南水》詞:“寶鼎香焦,畫廊花瘦,阮又無心摘;茶煙颺起,細(xì)煎花乳翻白?!?/p>
(3).指鼎爐,道士煉丹煮藥的爐子。 程善之 《春日雜感》詩:“寶鼎煉神藥,不如手中巵。”
和羹
(1).配以不同調(diào)味品而制成的羹湯。《書·說命下》:“若作和羹,爾惟鹽梅?!?孔 傳:“鹽,咸;梅,醋。羹須咸醋以和之?!?南朝 宋 宗炳 《答何衡陽書》:“貝錦以繁采發(fā)華;和羹以鹽梅致旨?!焙笥靡员扔鞔蟪驾o助君主綜理國政。 唐 錢起 《陪郭令公東亭宴集》詩:“不愁懽樂盡,積慶在和羹?!?清 錢謙益 《吳門送福清公還閩》詩之二:“舉朝水火和羹苦,于野玄黃戰(zhàn)血重?!?/p>
(2).喻宰輔之職。 宋 王禹偁 《授御史大夫可司徒門下侍郎平章事制》:“弄印之名已著,和羹之命爰行?!?/p>
多謝
多謝 (duōxiè) 表示感謝的客套話 thanks a lot;many thanks 囑咐;勸告 advise;tell 多謝后世人,戒之慎勿忘。——《玉臺新詠·古詩為焦仲卿妻作》東君
東君 (Dōngjūn) 傳說中的太陽神 the Chinese Apollo 晉巫祠五帝、東君、云中、司命之屬?!妒酚洝し舛U書》何桌名句,采桑子名句。注釋由系統(tǒng)生成,僅供參考